我推開家門,剛一進門,就聽到廚房傳來一陣若有若無的聲音。我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好奇,輕手輕腳地朝着廚房的方向走去。
當我走近廚房,發現文清正戴着耳機,全神貫注地在廚房忙碌着。
當我出現在他面前時,他明顯吃了一驚,眼睛瞬間瞪大,手中的動作也戛然而止。
他急忙放下手裡的揉面盆和刮刀,有些慌亂地摘下耳機,眼睛裡帶着疑惑和一絲驚喜,問道:“你怎麼回來了?”
我聳了聳肩,無奈地說:“停電了。”
他微微歪着頭,皺着眉問道:“學校停電了?”
“是不是學校不知道,反正我們那棟教學樓停了。”我一邊說着,一邊走到廚房的小吧台邊,拿了一盒牛奶。
“然後呢?”他一邊将揉面盆放到一邊,一邊繼續追問着。
“沒有然後啊,就放學了。”我漫不經心地回答道。
“今天是什麼課?”他像是突然來了興緻,眼睛裡閃爍着好奇的光。
“《公共關系學》”我回答道,眼睛看向别處,心裡還在想着這突如其來的停電。
文清聽了,嘴角微微上揚,帶着一絲調侃的意味說:“難怪,這節課沒上,所以連停電的事情都解決不了。”
我一聽,眼睛亮了起來,帶着幾分俏皮地說:“姜總,請賜教!”
他雙手抱在胸前,微微擡起下巴,眼神裡帶着一絲審視:“你覺得停電了,第一時間應該幹什麼?”
我撓了撓頭,思考了一下說:“打電話問問停電的原因,什麼時候能來電?”
“帶入你們上課那個環境,不是家裡。”他的表情變得嚴肅了一些,眼睛緊緊盯着我。
我心裡有些疑惑,嘟囔着:“不都一樣嗎?”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像是在引導一個迷茫的孩子,說:“想想上次你處理醫院的那件事情。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我眼睛向上看,回憶着當時的場景,說:“把記者請到會議室去啊。”
“當時是怎麼想的呢?”他的眼神變得柔和了一些,像是在鼓勵我繼續說下去。
我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說:“當時都堵在醫院門口,影響進進出出的人……”
“是啊,同樣的道理。停電之後,誰受到影響了?”他點了點頭,繼續追問着。
我在腦海裡快速地思考着,回答道:“我們。”
“還有呢?”他挑了挑眉毛,眼睛裡帶着一絲期待。
“老師。”我肯定地回答道。
“應該怎麼辦?”他向前走了一小步,雙手依然抱在胸前,斜靠在吧台邊。
我眼睛轉了轉,緩緩地說:“安撫我們的情緒,然後再打電話問停電的原因,恢複供電的時間。”
“差不多了,還能做點什麼?那是學校。”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神情,但還是繼續追問着。
我眼睛一亮,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興奮地說:“再找間教室給我們上課。”
他笑着點了點頭,說:“孺子可教。如果全校都停電了,怎麼辦?”
我皺着眉頭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那隻能如實告知,商量下次上課的時間。”
他輕輕拍了拍手,開始講解起來:“公關嘛,公共關系。首要解決的是組織跟各類公衆之間的關系,然後才是員工關懷活動……”
我歪着頭,眼睛裡帶着一絲疑惑,說:“可是這跟趙普提出的,‘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是矛盾的。”
他眼睛裡閃過一絲驚喜,說:“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有興趣聊聊嗎?”
我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嗯。”
“先說說差異性。”他顯然來了興緻。
我一邊用手比劃着,一邊問他:“我要不要拿筆記本記錄下,姜總。”
“小妖精,我們随便聊聊。”
“嗯嗯,知道了。”
他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來,“首先,就是背景不同,宋朝,國家面臨的是軍事威脅和政治動蕩,‘攘外必先安内’更多地強調政治和軍事層面的措施;而現代社會,組織面臨的主要是市場競争和輿論壓力,因此現代公關更注重通過傳播和溝通手段來解決對外公衆影響。”
我專注地聽着,也跟着補充道:“宋朝面臨的是内憂外患的局面,内部存在藩鎮割據、武将專權等問題,外部有契丹等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
他點了點頭,眼神裡帶着一絲贊許,繼續說:“嗯,而現在最大的挑戰是信息傳播迅速,公衆輿論影響力巨大。”
我皺着眉頭,有些擔憂地說:“不好說,我感覺現在,‘殺人于無形’,更可怕。”
他走到我身邊,輕輕撫摸着我的頭發,溫柔地說:“不怕,有我在。”
他一邊說着,一邊繼續撥弄着我的頭發,眼神裡充滿了自信和堅定,“提出背景不同,應用的場景就不同。”
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那我懂了,一個主要适用于國家治理和軍事戰略層面;一個适用于組織的形象塑造和輿論管理。”
“但在本質上是一緻的,都是為了應對外部挑戰和維護自身利益。”他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像是在思考着更深層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