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想要表達的觀點是:神仙并不等同于天道,隻是天道規則的代掌者。因為手上有了翻雲覆雨、掌控萬物的權力,有的神仙就會利用手上的權力來滿足自己的私欲。
《封神演義》的故事本質上是闡教與截教在争奪道教的“正統”地位。為争奪更高的話語權,兩個教派在封神之戰中費盡了心思,甚至假借“順應天道”之名來維護自己的地位。而在這一過程中,倒黴的就是弱者,比如被屠殺的百姓,比如被拿去煉丹的妖怪。電影中引天雷劫誅殺魔丸,在作者看來,也是神仙用自己的權力在審判他們心中的“善惡”,作者認為,天雷劫本身更像是一種權威的暴力,是神仙站在【仙道】的角度上對異類的鎮壓。
所謂強權的邏輯就是:你必須按照我的規則生存,否則我就毀滅你。假如神仙隻站在【仙道】的角度去管理三界,那麼他們到底是【天道】秩序的維護者還是壓迫的執行者呢?
四、 陳塘關的百姓與藕餅的成長線
作為被強權壓迫的個體,哪吒和敖丙所要抗争的就是被神仙所定義的【天命】,找尋真正的【衆生道】,這也是貫穿本文的核心點。
在第一章中敖丙曾經提到過:“在這個世界上不論是弱小還是異族都有活下去的權利。強者不可以決定弱者的命運,這便是我們要追逐的道路!”在第20章中,這一信念再次被加深。
在枉死城中,藕餅見到了因為神仙的野心而無辜被屠殺的陳塘關百姓。因為要遵循天道的自然規律,不造成更大的悲劇,藕餅無法讓衆人複活。但是卻肩負了更重要的使命:要讓轉世之後的陳塘關百姓,不會再遭遇同樣的痛苦。陳塘關百姓最後說道,在陰界比在陽間快樂,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所以藕餅就是要讓這個人間不再受神仙的強權壓迫,要讓轉世後的大家有更加快活的生活。也就在這裡,埋下了他們未來“不封神”的一顆火種。
關于為何不複活陳塘關的百姓,除了文章中所提到的天道的規律不可違背之外,在小土人的口中也表述了其他觀點:“單單複活這些人,對其他冤死的人公平嗎?就像建廟一樣,若是凡人享受了香火就能複活,那對建不起廟的人公平嗎?這世上不公平的事千千萬,但對凡人來說,絕對公平的事隻有兩件,一是時間,二是生死。”
在本文中,藕餅在為普通人(妖)而抗争,假如因為是主角而設計特權,就違背了本文的精神内核。借用一位讀者的話來解析小土人這段話的含義:“雖然不複生會有遺憾,但我想表達的和文裡相近,築廟立像都需要金錢,在那個資源分配極其不均的時代,憑什麼掌握了财富的人(特權階級),連生死都能控制呢?”(感謝這位讀者的評論。)這也是作者的想法,建廟本身也是一種特權,若是擁有這種特權的人連生死都能控制,那這人間就更沒有公平可言了。
龍吟篇20最後一句:“向前看,别回頭。”講的也是面對遺憾,要做到釋懷。我們當然可以悲傷可以不舍,但是卻不要沉溺在不可更改的往事裡,而是要帶着傷痕一步步走向未來,再一步步治愈傷痕。
五、 藕餅的感情線
作者一直說,本文的感情線是“細水長流”的。從初時的懵懂,到下意識的愛護,再到一瞬間的頓悟,哪吒現在已經明白了自己對餅餅的感情。從朝歌到現在,哪吒已經有了很多的改變,比如脾氣的收斂,比如對餅餅的尊重。哪吒對餅餅的尊重是我覺得藕餅感情裡面非常令人動容的一個方面:我愛你,我尊重你的全部,我會站在你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我不會打着“為了你好”的名義自私地要求你對我袒露無疑。
而餅餅,為了哪吒而變得有些“偏執”。他希望可以一個人解決所有問題,他不想哪吒為了伯邑考死後因為魔氣變成厲鬼而更加歉疚,他不希望哪吒因為魔丸的身份而遭到業報。他知道這些一旦被哪吒知道會成為他一生的遺憾和隐痛,所以他想要自己承擔一切。大家都勸他不要“一腔孤勇”,但他聽不進去。這就是我說的,主角也是有私欲的,他們并不是完美的。
藕餅在互相接觸的過程中,實際上會向着對方走近,在某些性格上會越來越像對方,慢慢讀下去,大家會發現在某一個平衡點,他們相遇了,共鳴了,然後牽着手一直并肩走了下去。這就是雙向奔赴的美好吧。用龍吟篇13的一句話作為總結就是:我并不是為了你才踏上這條抗争之路,而是在同樣的道路上遇到了一樣倔強的你,這條路上隻有你和我,所以你注定要與我一直走下去。
藕餅99!
最後,感謝一直追到現在的各位。我在寫《不封神計劃》之初,隻是憑着一腔熱愛而執筆,結果後來發現,我從藕餅身上能感悟到的,被感動到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所以我決定逆流而上地寫一個大長篇來表達對藕餅的愛。雖然熱度持續低迷,但是我對藕餅的愛從來沒有因此而減少,我甚至因為在孤獨中寫作而更加共情到了藕餅這條路的艱難,這也讓我更加熱愛他們。
我希望《不封神計劃》可以配稱得上是一部真正的小說,就像莫言老師所說的:“沒有二十萬以上的篇幅,長篇小說就缺少應有的尊嚴。長篇小說排斥投機取巧,它笨拙、大度,泥沙俱下,沒有肉麻和精明,不需獻媚和撒嬌。它應該是鲸魚,在深海裡,孤獨地遨遊着,響亮而沉重地呼吸着……”雖然這樣說實在是有些自不量力,但是我希望盡我所能,為藕餅寫一部真正的長篇小說。
我一直覺得,好的評論不需要華麗的辭藻,真心就是最好的評論和對作者最大的支持。而最近我收到了很多讀者的留言,每一條都非常的真摯,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驚喜于大家能夠被文章所感動,我感受到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共鳴。也許《不封神計劃》因為它的慢,因為它的不爽而很難被更多人喜歡,但是會喜歡它的人,一定是内心敏感而善良的。我真的很高興,能夠因為這部作品而找尋到大家,能夠有這樣一個安靜的、溫暖的小圈子來慢慢感受藕餅間細水長流的感情。
最後,還是很開心,能夠有這樣值得為之付出的藕餅,能夠結識到這樣好的大家。希望藕餅能夠找尋到真正的衆生道,也希望平凡的我們也可以在面對茫然未知的前路時,能夠如藕餅一般勇敢無畏地走下去。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