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分鐘,我在中場等待對方門将開球。
膝蓋發麻,動作不夠利索,步伐帶着輕微的遲滞。
但我的大腦,卻比任何時候都冷靜。
我清醒地知道——
面對強敵,光靠搏命,是赢不了的。
我閉眼深呼吸,感受着指尖的顫抖,腦海裡一遍遍劃過他教給我的所有。
場地、站位、重心、時間……
每一條傳導線路、每一寸空間變化,都在那一瞬間,了然于心。
——對方中場已開始回收,壓迫減緩。
——後防左側空當逐漸顯現。
——他們想穩住局勢,想耗光我們的時間。
我必須打破他們的計劃。
必須在這一分鐘。
就是現在。
我捋了捋隊長袖标,回頭向隊友們發出指令。
右邊鋒——
我告訴他不要内切,而是更多地參與拉邊、增加陣型寬度。
中前衛——
我示意他假裝斜向找空當,吸引對方後腰跟防。
自己——
假裝回撤接應,拖出對方防線的裂縫。
一連串信号發出。
隊友們在瞬間領悟,默契地啟動了各自的跑位。
對方的陣型也在這一刻産生了細微波動。
左中衛開始猶豫,是盯我,還是補邊。
後腰扭頭去追中前衛,中後衛壓上盯防,終于留出一條隐秘的通道。
就是現在。
我佯裝接回傳球,卻在最後一刻,輕輕一晃,漏過皮球。
球從我腳邊滾過,
後方插上的邊後衛接到球,瞬間起速——
這本是個“不該存在的路線”,
卻在這一連串調動下,硬生生被我們撕開了一道口子。
邊後衛順勢低平球傳中。
前點的中鋒,準确繞開了對方的防守球員,踩到我給出的起步節奏點,搶在後衛歸位前,冷靜抽射。
1:2。
全隊重燃鬥志,我沖過去撿起球、抱在懷裡、招呼着隊友跑回中圈。
跑過教練席那一側,他正一動不動地看着我。
他知道我現在完全是靠信念在拼、用意志在燃燒。
我卻仿佛感覺不到混亂、感覺不到疼痛,一心隻想把比分追回來。
我站在中圈,咬着牙、嘶吼着催促對方開球。
—
第83分鐘。
我在中場搶到一點球。
對手顯然收緊了防線,三人圍堵,
想用人牆把我困死在中圈。
我一眼看清局勢。
——邊路斜塞不會有空間。
——後腰壓得太深,不好回做。
——隻剩中路。
但中路,是最危險的選擇。
沒有時間思考。
全靠本能與記憶。
記憶裡,是他教過我的:
打破平衡。
我先是用身體護住球,佯裝回傳,
逼得防守球員跟着我的腳步移動。
就在對方重心前傾的瞬間,
我用内腳背輕輕一撥,
順着最微小的間隙,
從兩人之間鑽了出去。
像一枚子彈,撕開了密不透風的防線。
禁區前沿,最後一名後衛撲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