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機降落在浦東國際機場時,程懷握正夢見柏林森林裡那隻狐狸。
空乘人員的廣播将他驚醒,發現郁嘉行已經整理好兩人的随身行李,正用流利的德語與鄰座的德國生态學家低聲交談。
"你的德語越來越流利了。”程懷握揉着眼睛,微笑道,手指無意識地轉動着無名指上的縫合線戒指。
三周過去,那根特制縫線依然牢固如初,隻是在邊緣處微微泛出珍珠般的光澤。
郁嘉行将兩人的護照疊在一起:"在醫學院時,每天。……
他頓了頓,罕見地補充道,:“為了讀原版《動物解剖學圖譜》。"
這個回答如此"郁嘉行式",讓程懷握忍不住笑着搖頭。
接機大廳裡,程懷握突然拉住郁嘉行:"等等,閉上眼睛。"
他神秘地從托運箱裡取出一個用報紙包裹的物件,聞言說:“柏林跳蚤市場的收獲。"
報紙層層展開,露出一個老舊的黃銅标本框。
郁嘉行睫毛顫動了一下,框裡是十九世紀的手繪解剖圖,一隻狐狸的肌肉紋理與血管分布被描繪得如同藝術品。
"看到它第一眼就想到……”程懷握的聲音輕了下去,因為郁嘉行突然将他拉進懷裡。
這個擁抱很短暫,但足以讓程懷握感受到對方胸腔裡急促的震動。
兩年前在美國時,這個連握手都會刻意保持距離的男人,如今正在人來人往的機場主動擁抱他。
郁嘉行的公寓比程懷握想象中更簡樸。
雪白的牆壁,金屬質感的家具,看起來像随時可以搬走的臨時住所。
唯一透露出主人特質的是書架上整齊排列的外文醫學期刊,以及茶幾上一個造型特别的青銅鎮紙,那是隻蜷縮的獰貓。
"别那副表情。"郁嘉行放下行李箱,"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程懷握挑眉:"那郁醫生說說看?"
"『這地方冷得像手術室』。"郁嘉行模仿着程懷握慣用的誇張語氣,自己先忍不住勾起嘴角。他指向客房,"你的畫具昨天就送到了。"
推開客房門的瞬間,程懷握倒吸一口氣。
原本空蕩蕩的房間已經變成明亮的畫室,北窗安裝了他慣用的特殊濾光玻璃,牆角堆着從雲南工作室運來的彩繪木箱。
最讓他震驚的是,牆上釘着一幅巨大的複合材質作品,正是他在柏林期間創作的《數據羽流》,用激光切割的鋁合金片重現了候鳥遷徙軌迹。
"霍夫曼博士寄來的。"郁嘉行靠在門框上,"說這是中德合作項目的'非物質遺産'。"他故意咬字清晰地讀出這個藝術術語,眼裡閃着狡黠的光。
三天後的深夜,程懷握從畫室出來,發現郁嘉行還在客廳工作。
筆記本電腦的藍光映在他臉上,将輪廓勾勒得愈發鋒利。茶幾上攤開着新項目的策劃書,封面印着《東亞瀕危物種數字化保護計劃》。
"你應該看看這個。"郁嘉行突然擡頭,将平闆電腦轉向他,屏幕上跳動着彩色波形,"今天剛收到的雪豹心電圖。"
程懷握跪坐在他身邊,臉頰還沾着靛藍色顔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