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汴京夢蘅蕪 > 第9章 不踏紅塵見牡丹

第9章 不踏紅塵見牡丹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王霈塵置之一笑,未曾辯解,又說寶钗其實是個口齒伶俐、天真爛漫的姑娘,所謂的沉默穩重都是裝出來的假象。

寶钗回頭看了他一眼,心道這詞看似是個好詞,實則不然。

口齒伶俐,是暗示她嘴巴利害,天真爛漫,是在說她不懂禮數。

寶钗自小同表哥相處時間并未長久,堪堪一日之雅,後來他就同舅舅四處遊曆,自己又同爹娘回了金陵,好幾年未曾相見。

她用眼神質問王霈塵,她還沒有跟他說過多少話吧,然而王霈塵氣定神閑,面上心裡壓根不心虛。

寶钗不禁有些懊惱,未曾想他竟和娘親一般,沒朝她這裡看一眼,薛蟠天生心思單純,又是真性情,自然并未聽出弦外之音,還樂呵呵地同這位表哥道謝。

方才那溜走的愛打趣人的晏弦思也是個罕見的癡人,縱使人辜負他千倍萬倍,也從不心生怨恨,信人不疑人。若是他在,自然也聽不出話外之意。

在場的,隻有他們二人心知肚明。

薛家兄妹與王霈塵等人告别,衆人紛紛散了,寶钗跟薛蟠一起,沿着碎石小徑,穿過後院園子,赴未完的宴會。

庭院因常常差人打掃,潔淨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王雪柳親手栽種的。可若要栽種花草,并不是一件易事,培養和修枝很重要,花易凋零,而雜草卻容易蔓延生長。

小徑兩側生長着不同于這個時令的綠牡丹,其中還有幾株珍貴的如雪般白的白牡丹花,此時雖未花開,也是含苞待放。

淡極始知花更豔。

寶钗忽然想起娘親曾跟她講過焦骨牡丹的典故,娘親最鐘愛的就是這牡丹花。可牡丹在世人眼中是雍容華貴的代表,于是更有一幹自诩清高的讀書人笑嫌牡丹俗,甚至因獨愛蓮花而諷刺牡丹富貴庸俗,是人人趨之若鹜的花。

花本無性,花草樹木的美好品質都是世人一廂情願賦予的。反過頭來,去贊揚這個、貶抑那個,豈不是很可笑嗎?

真愛花者恨不得百花争豔,而假愛花者則是想借機标榜自己,往往筆下不見花的本相,反而意淫各種虛假的品格來牽強附會。

縱是按他們的道理來說,真正世俗之人又怎知牡丹的風骨。

娘親說過,寫牡丹的詩隻有一句好,那就是劉禹錫的那句——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薛蟠看着滿園的牡丹,歎了一口氣,心道:“牡丹雖美,隻一處不好,也并非因其本身,總愛招老鼠沾惹,怪道自古紅顔多薄命,連花也逃不過這般命運。”

寶钗跟着薛蟠緩步沿着小徑,路上穿過一座座亭台樓閣,其中有一亭子,名曰醉芳亭。

亭子裡坐着兩個人,寶琴和薛蝌正在裡面品嘗宮中時興的玫瑰露,琴妹妹旁邊還陪侍着一個名叫春香的貼身丫頭。

寶琴遠遠地就看見了薛蟠和寶钗兩個,笑吟吟地向他們打招呼,忙道:“蟠哥哥,寶姐姐。”

她手裡正拿着兩個玻璃小瓶,小瓶有三寸大小,上面蓋着螺絲銀蓋,一個鵝黃箋上寫着“木樨清露”,另一個上寫着“玫瑰清露”。

寶琴忙笑道:“我特給哥哥姐姐們留了兩瓶,不曾想在這兒碰見了哥哥姐姐,快把這個拿兩瓶子去罷。一碗水裡隻用挑一茶匙兒,就香的了不得呢!”

薛蟠見寶琴拿着兩個三寸來高的小玻璃瓶,莺兒走過來提着小燈籠迎亮照看,隻見其中一個的裡面裝着小半瓶紅如胭脂一般的汁子。

仔細看了看,上面原來寫的是“玫瑰清露”,薛蟠稱贊道:“我略略一看還以為是西洋葡萄酒,原來是這個,用這麼個小瓶子裝着,真真好精緻。”

寶钗方想婉言拒絕,心裡忖度道:“她既實意送我,想來我也實意要收的。與其半推半就,耽擱工夫,不如從實收了,倒也爽快。”不願拂了寶琴的好意,忽聞着那露珠兒實在清香,不由的拿起來觀摩,忙笑道:“那就謝謝妹妹了。”

二人又與薛蝌寶琴閑話了一番,兄妹倆這才回到了薛家宴會上。

寶钗本作為這場宴會的主角,卻将這風光全讓給了别家姑娘。若說她是某本故事中的主角,也易被人當作無足輕重的配角,畢竟她本身就似是記錄人間俗世的旁觀者。

被人錯認或是誤解,倒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如果是她的話,也不會在意這些小事。

任憑她們紅蕊争芳,她卻獨不迎人觀賞,寶钗回房重新換了身素雅的月白色長裙,頭上挽兩支墜珠流蘇钗,又去拜見了爹爹娘親,才回到席上,選了個角落裡的位置。

在别人搶着扮演的場面,她甯願做一個沉默的觀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