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珀迦托雷紀事 > 第108章 熄燈(7)

第108章 熄燈(7)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祂的手感覺怎麼樣?是不是特别細膩光滑?像有錢人那樣?”

“你都沒見到祂真容,怎麼可能摸到手?笑話。”

……

亞伯蘭隻好再一次提高嗓門:“不是的,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他把次子病重,自己到聖所内向神明祈求庇佑的事情從頭到尾講了一遍。最後他說:“我想用我的第三子獻祭,用以交換次子的性命,祂就從約幕後面伸出手,把孩子抱了過去。”

沉默了好一會兒,人群中忽然有一人喊道:“他說的好像是真的,我剛才确實看到他抱了一個嬰兒進去,出來的時候嬰兒沒有了。”

“我和他是一個村的,亞伯蘭的小妾昨天的确為他産下了一個兒子。”

“對,我也見過這個孩子。”

“萬一是他把孩子藏起來了呢?”

“說不定,是當祭品燒了!”

“反正沒有親眼看見,我不信。”

……

亞伯蘭道:“我以我的性命起誓,我絕對沒有撒謊!若有半句虛言,願白神約書亞懲罰我,讓我全家暴斃。不信的話,你們可以随我一起到裡面看看,看是否有嬰兒的蹤迹。”

于是,好事者湧入聖所,到處搜查一番,都沒有發現那孩子,連燔祭用的火盆也沒有放過,裡面沒有嬰兒的屍骨。但人們卻始終不敢揭開約幕到後面看看,唯恐會觸怒聖顔。不過即使他們當時掀開了約幕,也不會發現什麼,因為,祂早已不在那個地方。

遠處的樹林裡,有一座茅草搭的小屋,乍一看,與附近村鎮上的房子沒有分别,硬要說的話,這間更小、更舊、更漏風。

小屋前,祂低頭看着懷中的嬰兒。

他長着一頭和父親如出一轍的深色卷發,濃密茂盛,生機勃勃,一雙棕色的眼睛又大又圓,亮得驚人,像綠林深處精靈般的野鹿。

小小的嬰孩不懂得懼怕神明,他隻管在祂懷裡踢蹬着粗短的小腿,咧着沒牙的嘴咿咿呀呀地笑,肉肉的小手抓住祂的食指就往嘴裡送。

約書亞歎了口氣,抽回食指,将嬰兒放在草地上,指揮一頭野生的母牛伏下身子給他喂奶,幾隻鳥雀撲到他身上,用羽毛為他禦寒。

祂背過身去,金色的瞳仁裡閃爍着失望而漠然的光,不怒自威。

祂用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喃喃道:“真是個苦命的孩子,從出生起父親便不要你,用你的命為自己的次子續幾年陽壽,可悲可歎。”

祂提高音量,對那個嬰兒說:“從今天起,你就叫崔斯坦,意思是‘悲傷卻勇敢的’,或許你不能選擇自己悲劇性的出生,但至少,可以讓自己變得勇敢。希望你不要辜負這個姓名。”

沉吟了一會兒,祂又接着道:“至于被你二哥借走的壽數,放心,我會替你讨回來。”

亞伯蘭回到家中,妻子立即迎出來,欣喜地告訴他,以撒的病已經好了。

這件事後來傳出去,所有人都信以為真,認為約書亞真的在那間聖所裡向亞伯蘭顯了聖。于是,信徒們不惜跋涉千裡,蜂擁而至,踏破門楣,隻為在白神伸出過手的約幕面前倒身一拜。

這裡是被證明過确有神靈的地方,說不定此刻祂仍待在約幕後面聆聽祈願,總之,這裡的靈氣就是比别處要旺盛。在之後的幾十、幾百年中,這座聖所幾經修繕擴建,黃金貼面,寶石做底,早已面目全非,但始終門庭若市、生意興隆,此是後話。

亞伯蘭經此一事後威名遠揚,慕名前來拜訪他、聽他布道的人也排起了長龍,甚至有人向他獻上禮物,希望能通過他,向白神遞上話。

很快,就沒有别的先知能與他相提并論了。作為當今世界上唯一一位親眼目睹了白神顯聖的人類,他本身就是一個行走的神迹。

于是,齋月後的第一日,在鄉裡鄉親的擁護下,亞伯蘭宣稱自己應當享有比其他先知更崇高的地位,“士師”這個獨一無二的頭銜應運而生。

有人專程帶着工具趕來為他新建房子,因為作為人類在神明面前的代表,他必須住在像樣的房子裡,以彰顯自己高貴的身份。

那些粗布衣服,他和他的家人自然不能再穿了。作為随時可能被神明召見的人,他們必須穿上鑲滿寶鑽的禮服,時刻做好準備。

至于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神土”,哪個農人不希望自己的田地上産出豐厚,碩果累累?如果能讓白神賜福于自己的土地,使土壤肥沃,年年豐收,那交由祂的代言人來掌管,何樂而不為呢?

而土地上長出的物産,無論是稻米蔬果,還是牛羊騾馬,自然也應該分他一杯羹,因為分他就等同于獻給白神。

乃至為他工作,成為他的仆從,跟随他,擁戴他,無條件地信賴他,仰仗他,尊崇他……

相比于遙不可及的神明,活生生站在他們面前,看得見摸得着,能親口對他說上話,親耳聽見他回答的亞伯蘭顯然更真實一點,更具可操作性。人們的信仰逐漸劍走偏鋒,轉而崇拜起了士師。

而人的心态是會随時運改變的,享受慣了錦衣玉食的亞伯蘭開始深信不疑,自己就是白神欽定的君王,生來便背負使命,萬裡挑一。

而他的家人,更應該是天潢貴胄、金枝玉葉。他的兩個兒子,将來會有一個要成為士師的繼承人,至于那個被獻祭的無名幼子,他将其追封為聖嬰,又昭告天下,說他跟從白神,成為了聖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