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珀迦托雷紀事 > 第111章 熄燈(10)

第111章 熄燈(10)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就收集在此壺中,要你們所有人的。待裝滿以後,請交至先知約阿施處,吾當來取。”

他用随身攜帶的切肉刀反射斜陽,撞進他們眼裡,旋即身子一仰,随着基路伯一起滾下檐崖。

隻是卡巴他們早已不在下面等候,簇擁着兩位尊貴的“士師王子”回宮領賞去了。

衆人但見屋頂光芒一閃,天使不見,不由地大呼神迹,于是争先恐後地上前捧起銀壺就往裡憋淚,一時間“哀聲遍野”。

崔斯坦直挺挺地躺在房子背後的石子路上,草紮的“基路伯”掉在他身上,毫發無損。

他一動不動地躺了半天,這才慢慢擡起手臂,将“基路伯”從身上推下去,可能有一根肋骨摔斷了,側身爬起來的時候非常疼,但他咬牙忍了過去,沒吭一聲。

他艱難地站直,拿“基路伯”當拐杖,繼續往前走,遠遠看去,就好像基路伯背着他一樣。

是夜,他還是如約出現在了聖所,隻不過跪在約幕前的姿勢有些僵硬,而且隻有單邊膝蓋着地。

“請原諒我無法像往常那樣跪拜在您面前,我的肋骨受了傷,應該很快就能恢複如初,到時候我一定彌補今日失禮。

“今天我見到了士師的兩個孩子。他們似乎并不像人們通常形容的那樣陸梁放肆、言行無狀,尤其以撒,他是多麼勇敢啊!在暴徒面前,甘願以自己的性命交換哥哥的。我欽佩他,也羨慕他,他擁有值得他付出一切的家人……”

他的頭漸漸低垂下去。

“我想我本來也應該恨他們的,因為他們的父親違背了人類最初對您立下的誓約。但當我看到他們也隻是兩個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孩子後,我卻怎麼也恨不起來。相反,我認為那些自稱是您最忠實信徒的人并不真正了解您的意圖,他們不清楚您最初設立約法是希望讓他們心中永存着對善的向往和對法的敬畏,他們隻是将對您的信仰當成一種謀求權力的工具,打着您的名号欺行霸市,甚至傷害無辜之人。”

他的聲音逐漸堅定,臉上的表情也隐約顯現出一種遠超年齡的深謀遠慮,深棕色的眼睛慧光閃耀。

“經過這件事,我認為過分虔誠未必是件好事,事實上,我覺得這種宗教狂熱相當可怕。如果我有機會,未來我想徹底廢止這種狂熱。”

說罷,他的聲音又回歸孩童的稚嫩,細軟輕柔。

“我還想向您請求一個恩典。我聽老師說,五旬節是和家人一起過的節日,那一天要用鮮花妝點房子,一家人齊聚一堂。老師本想留我在家吃飯,但我不想去攪擾他們一家的團圓。我也渴望擁有自己的家人,我也想感受節日,而不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稀松平常的日子來過,沒有期盼、沒有願望。我可以把您當做我的家人嗎?或許明年的五旬節,我可以邀請您到我的餐桌邊坐坐,一起享用新烤的麥餅?我想用您的本名來稱呼您,就好像您是我的朋友一般。這會使您感到冒犯嗎?”

一陣微風自帳外吹入,掀動約幕輕微搖晃,就像神明真的在後面似的。

崔斯坦又低低喚了一聲:“約書亞。”

他面前的燭光搖曳一下,螢黃色的火苗傾向他,仿佛一聲回應。

崔斯坦伸出指尖,輕觸那火苗的外焰,不燙,竟是絲絨一般的柔軟觸感。

緊接着,那燭火自頂端裂成六瓣,一朵白花悄然盛放,靜谧似雪夜,典麗若新娘。崔斯坦認得這種花,“伯利恒之星”,花語是:守護。

崔斯坦站起來發現,自己的肋骨,不疼了。

自從當了士師,亞伯蘭就再也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每天隻要一閉眼,耳畔仿佛就會響起那個疾言厲色的聲音:我會使你家宅不甯,兄弟阋牆;眼前便會閃現那道銳利的光芒,仿佛要把他曝曬至死,而自己無處可藏。

醒來必是大汗淋漓,衣衫盡濕。

為了調和這種心靈與精神上的不安,他變本加厲地虔誠,謹小慎微到了極緻。每天的頭等大事便是燔祭,從來不靠自己做任何決定,完完全全遵照神示,亦步亦趨。礙于白神已不再同他對話,亞伯蘭在宮中豢養了數十位先知,通過他們來獲悉“那一位”的意志。

人類對“向上負責”的偏好古已有之,這件事體現在統治者身上就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後來,當他的兩個兒子在五旬節被送回宮殿,遍體鱗傷,幾乎是好不容易才撿回一條性命,他感覺自己眼眶在發燙,有什麼東西呼之欲出。

他重重賞賜了那幾個護送自己兒子回宮的少年,并向他們保證,若是未來宮廷需要人手,他們會被第一時間考慮。

才剛走進内室,他便一個踉跄撞在一根柱子上。士師宮内有八根這樣的大柱,全都繞柱雕刻了飛翔的基路伯,典雅富麗,但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辦法好好欣賞這些傑作了。

他扶着柱子大哭起來,哭聲回蕩在士師宮的穹頂之下。

他其實完全可以退位,但就是心有不甘。難道那天自約幕後伸出的那雙手不是真實的嗎?難道他聽見回應他的聲音是幻覺嗎?難道他幼子的消失、次子的康複都是騙人的嗎?難道聖恩是假天命亦是假?

那蒙受聖恩的人将帶領百姓走入應許之地。典籍上如是說。

難道他不是那個天定之人嗎?他也曾蒙受祂喜愛,可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他到底還要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才能獲得祂原諒?

一位被他豢養的先知聽見哭聲走了進來,朝他略一施禮:“很抱歉士師大人,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我認為,光是遵循祂的旨意行事,已經不夠了。”

“那我應該怎麼做?”亞伯蘭擡起那雙充血的眼睛,心力交瘁地盯着他。

“你需要想想自己能為祂奉上什麼,比如說信衆、土地。”

是了,應許之地不會主動走到他面前,應許之地在等着他去發現。

示劍城是應許之地嗎?顯然不是。這裡高山太多,良田太少,而且背靠荒漠,動不動就刮沙塵暴,若不是祖祖輩輩生活在此,恐怕沒有人願意遷入這樣一個地方。

反觀比鄰的幾個城鎮,他們的信仰雖然雜亂無章,而且朝秦暮楚,毫無虔誠可言,但土地卻要比示劍好得多,牧草豐美,牛羊肥壯。

亞伯蘭決心去征服他們,将那裡的土地分享給示劍人,将那裡的信衆敬獻給白神。

他還有一個想法,他要讓示劍城橫跨千裡,成為名動天下的聖城,萬民來朝,四海賓服。

等到那時,白神一定就會原諒他了!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士師大人頻繁禦駕親征,以信仰之名征讨那些異教城鎮,将神的榮光帶給那些被黑暗籠罩的土地。

起初隻是規模很小的雜牌軍,連士兵手裡的武器都有一半是農具。或許是因為白神這次真的站在他這一邊,又或許是信仰的芬芳沁入骨髓、一力萬鈞,不過主要原因還是對手太弱,總之,他們戰無不勝。

随着被他征服的地方愈來愈多,他的軍隊也像滾雪球似的壯大。示劍城幅員遼闊,兵強馬壯,所向披靡。

隻是那傳說中流淌着奶與蜜的應許之地尚未出現。

亞伯蘭發現自己在軍營中睡得特别踏實,那些在士師宮侵擾他的噩夢再也沒有來糾纏他。看來,白神的箴言不僅對崔斯坦有效,對被祂厭棄的士師也一視同仁地立竿見影。

等兩個兒子大一些,亞伯蘭開始帶着他們一同遠征,因周邊地區已盡數歸入示劍。父子三人一同為白神的國度開疆拓土,東伐西征,帶着無數被迫歸順的信衆和無數戰利品歸來。

當然,榮耀歸于約書亞,而戰利品歸于士師。

士師某一次凱旋歸來,路旁夾道歡迎的人群中,就有崔斯坦。那一年他十四歲,以實瑪利十九歲,以撒十七歲。

亞伯蘭和他的兒子們騎在高頭大馬上,渾身披挂着白銀铠甲,在日光下熠熠生輝,仿佛神明一般。

兩旁的人們拼命伸長雙臂,想要夠一夠他們的衣角。亞伯蘭一點頭,兩個兒子從馬背上抛出花環,人群中立刻就有年輕女子暈倒,也有人為此大打出手。

稍後他們将在士師宮門前的廣場上舉行盛大祭祀,沖天的燔煙帶着犧牲的魂魄飛上九霄,直抵神明面前。

很快他們就将遷都,新的宮室即将竣工,據說金碧輝煌,華麗無雙。

崔斯坦逆着人群,獨自走進空空蕩蕩的聖所,跪在約幕前,雙手合十。

“今天士師大人班師回朝,帶回了敵人的頭顱和無數戰利品。我看到人們為他夾道歡呼,看到跟在他身後兩個骁勇善戰的兒子,看到您的疆域越來越廣,看到新的信徒和新的聖所如雨後蘑菇般遍地生長……這話我不敢對老師講,怕他罵我,但我确實從他身上感受到了神聖,就仿佛他的行事都是來自您的授意,是您使他成為萬民之長的士師。

“或許,我們是真的需要一個士師,普羅大衆需要引領,就像羊群需要牧首。在我十四年的人生中,曾有無數次險入歧途,若不是您一再給我指引,守護着我,恐怕我早就萬劫不複,更何況,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麼幸運的。

“如果能有這麼一個人,他不是虛無缥缈的夠不着的神祇,他就活生生地站在我們面前,生活在我們中間,他遵循您的聖意教化我們崇愛,引用您的箴言帶領我們尚智,借助您的力量驅使我們向善……他能成為普通信徒與神明之間溝通的橋梁,讓我們的所思所求所願,真正能夠‘上達天聽’。

“盡管我知道,您始終在那兒,看顧着一切,也看顧着我們每一個人,但您的沉默,容易讓人誤以為缺席。我還是忍不住時常會想,難道您不會疲倦嗎?您就沒有需要閉眼、休息的時候嗎?您不需要人疼惜嗎?

“或許亞伯蘭是對的,我們的确需要一個像他那樣的君主。但這并不代表當初立下的《約法》就是錯的,那句'不可崇拜偶像,不可擁立君王'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當我們看着他的時候,我們并不是真的崇拜他、信仰他,我們隻是通過他,感受到來自您的愛。”

于是,祂決定回到他身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