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昭清看向隐藏在人群中不曾說話的窦懷安和張辰,隐約覺得自己這是被當槍使了。
隻是不知道,誰才是背後那隻推波助瀾的手。
又任他們吵了一會兒,太和帝終于受不了叫停。他一擡手,身邊的内監便立刻高聲喊道:“肅靜——”
霎時間,方才還吵得激烈的衆臣瞬間恢複平靜,按序站好,宋昭清又變成那個唯一站在中間的“異類”。
宋昭清低着頭等太和帝發号施令,心中卻不合時宜的想:當今陛下積威甚矣。
太和帝面上顯露出幾分疲态,指着站在首位的曾憲勖說:“修法非同小可,曾愛卿。”
曾憲勖出列,顫顫巍巍地道:“臣在。”
宋昭清這才發現這位年近古稀的老臣竟沒有缺席朝會,她趁機打量了眼曾憲勖的背影,倒還算精神矍铄,不似平常鄉間老人。
“你領着内閣,會同刑部、大理寺與宋愛卿一起給朕拟個章程來。”
宋昭清聽到自己的名字,連忙跟着衆人一起領旨。
散朝之後,宋昭清低着頭站在最邊上,等人都走光了才往外走。
出了大殿,她第一個見到的人是宋叔明,對方就站在殿外不遠處,顯然是特意在等她。
宋昭清加快了腳步,走到宋叔明面前躬身行禮:“二叔。”
宋叔明和她一起往外走,問道:“感覺怎麼樣?”
宋昭清笑了笑,說:“剛進去時還有些緊張,害怕說錯話,到了後面說順了就什麼都顧不上了。”
“第一次能講成這樣很不錯,陛下最後提起你就是覺得你前面講的可以。”
宋昭清腼腆地笑了笑,她倒沒有想到這層意思。
她正想問陛下說的“章程”自己要怎麼辦時,旁邊有人叫住了他們。
“宋大人。”
是刑部尚書黃康泰。
宋昭清回頭,沒想到是他。
宋叔明向黃康泰彎腰作揖,“下官見過黃大人。”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黃康泰親切地将宋叔明和宋昭清扶起,說道:“原來小宋大人和叔明是一家的?我就說方才所奏,非尋常人敢說,第一次陛見就能如此侃侃而談,青出于藍啊。”
宋昭清忙道:“大人謬贊了。”
宋叔明則向他介紹道:“昭清是我大哥的兒子,今年剛考中,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
黃康泰笑眯眯地拍了拍宋昭清的肩膀,惹得她不自覺打了個寒顫。
“如今朝中正需要他們這群敢說敢說的年輕人,我們都老啦。”
宋叔明讪讪地陪笑了兩聲,黃康泰又看向宋昭清:“昭清,我方才在朝上說的那些話都是就事論事,你可不要對我有意見啊。”
宋昭清忙道不敢,說話間又見到一個熟悉的人影往這邊來。
大理寺卿洪泰甯帶着曾青崖走近,朝他們每個人都打了聲招呼,“黃大人,宋大人,昭清,幾位在這裡聊什麼呢?”
曾青崖落在後面半步朝他們作了一揖,宋叔明、宋昭清兩人連忙還禮,隻有黃康泰挺着腰背,直直地看向洪泰甯:“讨論些公務,洪大人也有興趣?”
洪泰甯碰了個軟釘子,面色絲毫未變:“何時吏部和刑部有要聊的公務了?我還當洪大人在問昭清案子的事呢。”
“案子嘛,自然也是要聊的。我們刑部不比大理寺消息靈通,一早便得了詳細的案宗能在陛下面前侃侃而談。”
“黃大人這就誤會了,你我都是一部主官,案子下面的人遞上來瞧一眼沒問題就過了,哪有件件過手的道理。真要這樣,那與小吏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