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地球,二十區。
深夜的街道上一片寂靜,隻有被路燈的光芒吸引的飛蟲發出微微的振翅聲。
如果是在每三個月一次的穿梭機窗口期,坐擁地球上唯一穿梭機港口的二十區将會陷入徹夜不眠的狂歡。
來來往往的車流,行色匆匆的旅客,聚集在這座位于大陸中央的小城,點燃了沉寂的夜色。
而距離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景象僅僅過去不到一個月,仿佛夢境一般的熱烈瞬間歸于平靜。
因為二十區自身獨特的地理優勢,氣候幹燥少雨,又極少會發生惡劣天氣,所以地球自治會才會選擇在這裡修建穿梭機港。
而作為連接地球和人造行星的交通樞紐,穿梭機港不僅帶來了繁榮的經濟和産業,也帶來了許多麻煩——數不清的廢棄物品就是其中之一。
穿梭機雖然不是一次性的道具,但每次來去都會産生不可避免的損耗。這些使用壽命将近而被舍棄的零件,尚且來不及回收再利用,就被暫存在位于郊外一座規模巨大的廢棄物品回收站之中。
籠罩在夜幕中的廢棄物品回收站,宛如一座散發着金屬氣息的城池。
昏黃的燈光下,一道黑影從崗哨看守人員搖搖欲墜的眼皮底下掠過,徑直飄向放置着廢棄通信設備的區域。
黑影的真身——一個十四五歲的短發女孩打開手中的便攜式照明設備,把亮度調到最低檔,然後在金屬叢林裡面仔細搜尋着什麼。
“找到了,就是這個!”女孩努力壓低聲音,卻依舊無法掩蓋興奮的情緒。
她謹慎地環顧四周,确認沒有異常情況,于是從背包裡拿出了工具箱。
不一會兒,她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金屬部件小心地用手帕包好,放進身後的背包裡。
然後她重新化作一道黑影,離開了廢棄物品回收站,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十五歲的景園喜歡仰望星空。
據說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用肉眼看到四顆人造行星并排運行在距離地球數千萬公裡之外的空間軌道上。
不過景園對人造行星并不感興趣,反而覺得那四顆顯眼的造物是對美麗星空拙劣的模仿。
景園家位于距離回收站不遠的居民區,一幢不大的藍色二層木屋裡面,居住着景園和她的祖父,還有名叫“雪球”的白色的安哥拉貓。
她的父母原本在二十九區的人造行星發射場工作,兩年前跟随着人造行星“霜天”搬到了距離地球數萬公裡的地方生活。
每個星期三,景園能夠前往穿梭機港的控制中心,借用那邊的亞光速通信終端與父母進行語音通話。如同例行公事般的近況彙報,景園自己都聽不出一絲家人之間的溫情,更别提那位戴着監聽耳機站在一旁不住搖頭的通信員了。
雖然景園對人造行星不感興趣,但她卻對那上面的居住的人類很感興趣,當然自己的父母除外。
可惜她向穿梭機港的借用的通信終端隻能面向特定對象做定期彙報,無法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沒錯,景園想要自己制作一台亞光速通信終端。
雖說亞光速語音通信初步已經進入民用時代,但通信終端以及昂貴的通話費并非是家家戶戶都能承受的。
景園從穿梭機港的通信員那裡聽說,凡是沒有在地球自治會通信管理局登記的終端都屬于非法設備,但隻要不鬧出什麼大問題,在這方面意外寬容的自治會職員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回到一片寂靜的家中,為了避免吵醒早已入睡的祖父,景園輕手輕腳地鎖上門,正打算上樓回到自己的卧室,卻被腳邊毛絨絨的東西吓了一跳。
“雪球,你怎麼也還沒睡?”
她低聲詢問着,身為夜行性動物的“雪球”似乎能聽懂人話一般,擺出一副鄙視又無可奈何的表情。
幸好她沒有吵鬧,景園心想。無奈之下隻能先抱起小貓,匆匆忙忙地把自己關進卧室。
“聽好了,雪球,接下來我要做一些精細的工作,你乖乖在這裡躺在,要睡覺也可以,千萬不能影響我,知道了嗎?”
“喵。”
收獲了“雪球”的承諾,景園放下心來,從背包裡拿出那個巴掌大的圓柱形金屬塊。
卧室的窗邊擺着一張書桌,上面淩亂地堆積着很多類似的金屬部件,擺在最中心的是個一尺見方的黑色盒子。
這是還未完成的亞光速通信終端,景園從祖父的書房裡找來記載着原型圖紙的參考書,以此為基礎,制作了好幾個試驗品。
擺在書桌上的黑色盒子,是其中唯一成功的那個。經過了數次失敗,實際上它與參考書上的原型已經截然不同,算是一個“新發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