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園高高地舉着移動式終端,又繞了那幢建築物一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不錯的角度。
“你在幹什麼?”
一個陌生的聲音打斷了景園的動作。她條件反射般地擡起頭,眼前站着一個穿着連身工作服,留着滿臉絡腮胡,年紀偏大的中年男人,手裡拿着一把掃帚,臉上寫滿了不悅的表情。
景園猜測他應該是這所博物館的管理員,于是努力作出一副誠懇的表情和語氣回答道:“您好,我是來這裡參加夏季學期課程的學生,不小心迷路了就來到這裡。”
“哦,是從二十區來的?”男人臉上的表情緩和了些許。
“您是怎麼知道的?”景園暗自松了一口氣,問道。
“我是這間博物館的管理員,跟你們住的那間旅館的老闆算是朋友吧,前幾天一起喝酒的時候他提了一句。”他的臉上露出戲谑的笑容,“漫長的夏季,也就隻有現在這段時間生意會有所起色。”
景園想起剛才在旅館辦理入住的時候,雖然整個房間布置整潔,窗明幾淨,但還是能感覺到長久無人使用。
她在心裡悄悄贊同管理員大叔的看法。
“你來得不巧,這裡一個月之前已經閉館了。”大叔繼續說道,“展品還沒來得及搬走,所以我一個人還留在這裡守着這個爛攤子。”
“一個月前?”景園不由感到奇怪,白梨說過這裡大約十年前就已經閉館了,難道是她記錯了?又或者是自己找錯了地方。
“不過,如果你一定要進去參觀,也不是不行。”大叔放下手中的清掃工具,出聲打斷了景園的思考。
景園條件反射般地點了點頭,這時,耳畔再次傳來了熟悉又陌生的鳥兒鳴叫聲。
踏進室内,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博物館的平面指示圖,它印證了景園剛才在外圍的觀察和推測,這間博物館并不大,隻有三個展廳,分别展出了十七區的建立史、戰後種植業的興衰以及與人造行星相關的曆史。
白梨大概是弄錯了,又或許是博物館曾經重新開過,景園心想,十年前,第一顆人造行星“鐘擺”甚至還沒有開始建設,怎麼會展出關于人造行星的内容呢?
“不好意思,我隻是個事務員,沒辦法給你解說。”大叔調侃道,“你自己慢慢看,走的時候到門口的管理室叫我一聲就行。”
景園道了謝,管理員大叔擺擺手,轉身離開了展館。
關于十七區的建立史,景園在曆史教科書上讀過大概。在地理位置上,十七區處于北部大陸最南端的沿海地區,氣候溫和濕潤。地勢則以丘陵夾雜着平原為主,物種豐富,農業興盛。
不過這一切都已經是曆史教科書上的記載了。
自從第二顆人造行星“鳳庭”投入實際使用,令十七區引以為豪的栽培技術,連同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通通前往了“新世界”,據說是因為太空低重力環境更适宜植物的培育和改良。
留下的,隻有日漸荒蕪的平地,以及逐漸恢複野生森林植被的山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伴随着農業的衰退,旅遊業倒是興盛起來。
景園走進第二個展廳,旅遊業興盛的原因就記載于此。
由于地形複雜,一百多年前的戰争和随之而來的大洪水都沒有給這片丘陵地區造成很大的損失,很多古老的建築和風俗得以保存下來。
景園出生成長的二十區則正好相反,在戰争中夷為平地的舊日街區,幾乎沒有留下任何記錄,現在人們所知道的關于二十區過去的隻言片語,恰好是保留在十七區的曆史文獻之中。
除了古建築和文物之外,以“豐收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受到了遊客們的歡迎。隻不過這些節日大多集中于秋冬兩季,因此現在正逢旅遊淡季。
難怪剛才管理員大叔會說旅館的生意因為夏季學期的學生們的到來才有所起色。
第三個展廳是其中最小的一個,展出的内容是與人造行星相關的東西。核心艙、穿梭機和重力控制裝置,這些詞彙曾經在父母口中反複出現,但景園并未将它們放在心上。
而且她之前從未聽父母說起過,原來最早計劃建造人造行星發射場的地方,并非現在大家所知道的二十九區,而是這裡——十七區。
發射場的選址需要綜合考慮位置、交通便利性和與居民區之間的距離,另外還有水源和建築材料的獲取難度。
與二十九區相比,十七區的優勢在于緯度更低,發射所需的能源消耗也更小,因此成為了發射計劃的首選場地。
但不知為什麼,最終成為發射場的卻不是這裡。
景園在這個小小的展廳裡找到了答案。
還是因為曆史和傳統,人們擔心人造行星發射所産生的震動和污染物會損害十七區那些好不容易逃過天災人禍的文物和建築,于是便放棄了這片土地。
為了給地球保全一個完整的記憶。
“這個博物館怎麼樣?”一個聲音打斷了景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