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任務活不多,主要是祭竈和掃塵。
許域他們回來後,先給竈台那邊打掃幹淨後,貼上新的竈神圖,獻上買的各式各樣的糖果和酒水。
掃塵是個大工程,窗内屋外,房前屋後,都要徹底進行打掃。
姜劍威把兩人的棉被扒去被套,放屋外晾曬,掃去屋頂的蜘蛛網,給平常邊邊角角沒打掃到的地方都潑上水,仔仔細細地拖一遍。
連那藤椅桌凳也要一同洗上一遍。
一整個流程下來後許域是累癱了,姜劍威平常的工作強度比這強,沒什麼感覺。
姜劍威拿出閑放在角落裡的腳闆薯,打算做上一次炸薯包和薯圓糊。
腳闆薯是新昌縣這邊的特産,一般冬天收獲,表面黑黢黢的,果實根莖在地底下,奇形怪狀酷似腳闆,這是它名字的由來。
腳闆薯給它刮幹淨表面的皮,它内餡是紫色調的。
許域沒吃過腳闆薯,它看起來感覺像芋頭的質地,剛想伸手去摸,“這是芋頭?也不像啊?”
姜劍威挪開手裡的腳闆薯,“不是芋頭,是腳闆薯,别挨着它,碰着手會癢的,你受不了”,而後又添上一句,“芋頭也能做炸芋包。”
許域看着姜劍威把腳闆薯刷成泥糊,加上些鹽和小蔥還有糯米粉,給它攪拌均勻。
許域自發地給鍋燒熱加油,姜劍威姜混好的薯泥從虎口處擠成丸子大小,用調羹輕輕一挖,放進六成油溫的油鍋裡炸,等到那薯包變得金黃,漸漸從油鍋裡浮起,撈起薯包控油靜置。
盆裡還剩下些薯泥,同樣挖成圓球狀,直接倒進洗淨的鍋裡加水煮,出鍋時加上些菜葉和鹽,其它不必再加,滑不溜秋的薯圓糊就完成了。
最後還泡了些蘑菇幹做了簡單的蘑菇湯,
薯圓糊意外得許域喜歡,腳闆薯比芋泥更特别一些,不像芋泥的粘稠粉質,腳闆薯吃起來滑溜溜的,有些像魚丸,但沒魚丸那般Q彈。
炸薯包也好吃,外酥裡嫩。把薯包淹死在蘑菇湯裡,吸滿蘑菇湯的鮮味,邊喝湯邊吃薯包,肚子一下子就撐了。
姜劍威還把一些炸好的薯包給上鍋蒸上一會,蒸過的薯包不那麼上火,外面那層酥皮不再,口感類似于加過鹽的薯圓糊,也是一道美味。
……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腐”和“福”同音,豆腐意味着人人都有福。
姜劍威拿出昨晚睡前泡下的黃豆,邀着許域一塊去村裡的石磨磨豆子。
許域他們來得比較晚,村裡人一大早就排隊磨完豆子了。
把豆子一勺一勺放進磨眼,若是心急,翻個漏鬥直接倒進去也是可以的,加豆子的同時要舀些水一同灌進去。
轉圈推磨,許域新奇得很,搶在姜劍威前接過推磨的木棍,繞上幾圈便覺得無趣極了,效率太慢了,這一會才剛出幾滴乳白色的豆漿。
好在隻是走個形式,能做出幾塊豆腐就成。
把黃豆子榨出的初産物放入鍋裡,煮沸後分多次倒入,煮熟後豆漿過濾,将濾布上的豆渣送給劉隊長他們家喂豬。
姜劍威舀起一小杯煮熟的豆漿倒入裝了一小塊紅糖的搪瓷杯遞給許域,一碗香噴噴的熱豆漿就做好了。
許域大口吸入,絲滑的口感在口腔中蔓延開來,濃郁的豆香撲鼻而來,咂吧咂吧嘴,伸出舌頭舔盡嘴邊的豆沫。
“好喝!”許域目不轉睛地盯着那鍋豆漿。
姜劍威垂眸看向脖子快要伸進鍋裡的小腦袋,嘴角挑起淺淺的弧度,把腦瓜子按了回去,往許域手裡的杯子再添上了一勺,“櫥櫃裡有紅糖,自己去加。”
豆漿冷卻後會變成豆花,姜劍威單獨舀出些豆花放到一旁,然後将豆花放在方塊盒裡,用重物壓出豆花裡多餘的水分,等幾小時後,豆腐便會成型。
“别吃太撐了。”姜劍威瞥向許域的肚子,“豆花中午再吃。”
“我又不饞。”許域擦去嘴角的豆沫,有些撐了。
姜劍威看向窗外的好天氣,不想拆穿許域,“去捉魚嗎?”
許域看了看自己穿的衣服,“等一下,我去換身衣服。”
是昨天便宜爹送過來的衣服,藍白相間的條紋衫配得軟乎乎的羊毛夾襖,搭着合身的背帶褲,襯得許域氣質更無害出挑。
姜劍威看着許域不同于以往的穿着,“不用,咱不下水,不用換。”
“那行,我們走吧。”
紅旗大隊後頭就有幾座山,許域他們沿着一條較緩的小路慢慢往山深處走去,時間越久越人迹罕至。
走到一半,姜劍威指向不遠處的山洞,“那是我在山裡的糧倉,待會我們把一些菜拿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