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技術室送來完整的屍檢報告和現場痕檢報告,在外走訪調查的隊員們也先後拿到了新的資料回來。第一次案情分析到這時才開始。
雖然屍檢和現場痕迹都不支持這個案件與萬字案相關聯,但施也還是旁聽了分析會,因為這個案子确實引起了他的興趣。
根據走訪可知,苗希堯和安婧在工作中都是兢兢業業,辦公室的人際關系相處得也很好,完全沒有樹敵,幾乎所有人提起他們都是一緻好評。雙方家庭對他們的評價也都非常高,都說他們懂事孝順。
苗淩翥還在醫院搶救,沒有辦法來認屍,雙方家裡都派出了近親。苗希堯的哥哥和安婧的弟弟是一起來的,在認屍之後分别接受問訊,之後又一起離開。
“親家關系這麼好?”韋亦悅提出了問題。
“他們倆先認識的,後來撮合了死者的婚姻。所以關系比較好。”徐聖昭合上問訊筆錄,輕輕歎了一聲,“這哥倆哭得都快撅過去了,能看得出死者跟各自的家庭确實關系很緊密。我讓他們仔細回憶了一下,他們都說死者沒得罪什麼人。”
“苗淩翥那邊呢?”郎月慈問。
張尚翔舉手示意,說:“苗淩翥今年大三,學金融的,他的成績是全系數一數二的,也是校學生會的骨幹。确實是别人家的孩子。苗淩翥的舍友說他很自律,但是跟他們隻是泛泛之交,而且因為苗淩翥經常走讀,他們其實對苗淩翥也不算非常了解。我又去問了輔導員,輔導員的證詞也證明了這一點。大一的時候苗淩翥幾乎跟走讀沒區别,雖然交了住宿費,但下課了就回家。到大二時好些了,每周能在宿舍住個兩三天,但周五肯定回家,說是家裡的要求。
“至于親密關系方面,苗淩翥在學生會的一個同學說曾經撞見過他和外宣部的一個女生晚上一起在操場上散步。他們還開過玩笑,結果苗淩翥當時就挂了臉,非常吓人,他們後來也就不敢再調侃他了。我又找了那個女生,她的原話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越靠近我,我就越害怕’。”張尚翔複述完這句話擡頭看向施也。
施也伸出手,示意張尚翔把筆錄拿來。
接着,張尚翔又說:“對,還有一點,輔導員說她詢問過苗淩翥關于保研的事情,苗淩翥一口回絕了。因為他成績非常好,又是學生幹部,輔導員又跟他提了選調的事,他更是非常抗拒。可過了沒多久,他又找到輔導員,詢問選調和保研的事情。”
“這可不像其他人說的‘情緒穩定’‘有規劃’的苗淩翥。”郎月慈說道。
徐聖昭:“不過也能理解,說是成年了,實際也才二十冒頭,還是學生呢。保研和選調,說實話你讓現在的我來選,我都得糾結糾結。這都是決定人生走向的事情,對學生來說确實不太容易。”
施也看着手中的筆錄,對他們的讨論沒有給出回應。
郎月慈靠在椅背上,目光從施也的後背一掃而過,而後問張尚翔道:“去他高中問過了嗎?”
“問過了。”張尚翔點頭,“基本都差不多。隻是有兩點,第一個是他高中班主任說,當年他的高考成績可以沖清北,保底也能去個複旦或者人大,但志願報上來的時候都是本地的學校。當然,咱本地學校也不差,他的成績上現在的大學是非常穩妥的,再加上他父親就在教育局工作,所以老師也就沒強求,畢竟個人情況不同。第二點就是高中的心理老師說的,那位老師說她的能力沒有辦法幫助苗淩翥。”
“啊?”這句話引起了施也的注意,他擡起頭來看向張尚翔。
張尚翔點頭:“原話就是這麼說的。那位老師說苗淩翥是拿着答案在做題,所以自己無能為力。還有一名心理老師說像苗淩翥這樣的學生不算少見,有些孩子就是與衆不同的,心理疏導對天才無用,因為天才在另一個維度。”
“他不是天才。”施也說得很笃定。
“呃……施教授,您定義的天才是不是跟我們的定義不太一樣?”張尚翔小心翼翼地問道。
“在普世定義下,他确實不算天才。”施也無奈一笑,“不過這孩子确實挺有意思的。你先說吧。”
張尚翔接着又講述了些旁人視角中的苗淩翥,最後說道:“剛才醫院來了消息,苗淩翥目前情況穩定,命算是保住了,但還需要在ICU裡觀察幾天才能轉出來。”
聽完彙總之後,李隆看向窗戶的方向,說:“施教授有什麼想法?”
“我沒什麼想說的。”施也看向旁邊,“你說吧。”
“行。”郎月慈快速整理了一下,說,“我補充幾個現場的細節。第一個是現場防盜門上的冰箱貼,我仔細觀察過,那些冰箱貼并不是普通的文創,目前我在網上還沒有找到同款。我在案發現場書房的3D打印機旁找到了類似的材料,這個我提醒現場痕檢留意了,他們正在核對,不過工作量有點兒大,還需要時間。
“第二個是家裡的門,主卧的門鎖沒有鎖芯,這意味着門能關上但鎖不上。第三個是現場防盜門的門鎖雖然被撬,但并無明顯的财物遺失,且案發現場一共四間卧室,兇手沒有進入主卧和書房,可見目标明确,就是奔着殺人去的。而且兇手對這家的構造很了解,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這個小區的戶型都差不多,會不會是提前踩過點?”徐聖昭提出看法。
郎月慈:“确實不排除這種可能,但我更傾向于是很了解情況的熟人。因為這一家人不僅夫妻分房睡,還讓孩子睡主卧,這種并不算常見的分配方式,如果不是熟悉到一定程度,很難了解到。”
“可是目前沒有發現他們一家有任何結仇啊!”張尚翔抓了下頭發,“要不等苗淩翥醒了之後跟他聊聊?”
“當然要聊,他沒準見過兇手,咱們等醫院通知吧。”李隆想了想,說,“分局那邊繼續負責走訪調查,技偵那邊,韋亦悅你盯一下進度。現在雙案并行,咱們都得辛苦一下,小郎帶着翔子配合施教授主攻宋玉茗案,馬博韋亦悅在這個滅門案上多費點兒心,小昭你聽成支安排。分工是這麼分工,但該有需要時還得一起上,别因為這點兒小事掰扯,明白嗎?”
衆人都接連應聲。
接下來就是常規的走訪調查整理資料。到了下班時間,郎月慈沒多耽誤,把施也送上了車。
“又要請我吃飯?”施也玩笑着。
“我們熬習慣了,你可不行,今天早點回去休息。”郎月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