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輪胎,破壞時間僅用了不到5分鐘。
等男人準備離開時,陳述又放大了畫面,能看到他将手套取下放回了口袋,避免指紋的洩露。
緊接着,陳述點開第二條視頻。是另外一個攝像頭下的視角。
原來男人的車就停在了陳述車後。
約謝華見面是自己昨晚臨時的決定,所以對方肯定不會提前知道。也就是說,這個人跟蹤自己已經有一段時間,隻是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
這期間陳述對此毫無察覺,一是沒往這方面想,二更能說明此人有着極高的跟蹤水平。
普通人能有如此高的偵察與反偵察能力。
是誰,陳述心中基本已有答案。
第三段視頻中,陳述看到了自己。
SUV駛離停車場後不久,白色轎車也跟了上去。出口處的攝像頭清晰地拍到了車牌,461KF。
這輛車顯然不是男人自己的,要麼是租的,要麼是□□。
陳述更傾向于第二種。
閘機擡上去後,攝像頭終于照到了一張戴着白色口罩、劉海幾乎快蓋住眼睛的正臉。
導診台前,護士正在與一個帶着白色口罩的男人說話。
言俞從病房出來,走到電梯的路上經過導診台瞟了一眼,戴着口罩的男人似乎在與護士溝通。
言俞前腳剛站在電梯口,後腳口罩男站到了他旁邊。
醫院高層電梯的等待時間總是很長,不一會兒,電梯口陸續來了其他人。
借着上電梯的空隙,言俞用餘光瞥向左邊,不想對上男人的雙眼。
男人早就在盯着言俞。
言俞眨了眨眼,若無其事地移開目光。在口罩按下一樓按鍵後,他按下了負二樓的按鈕。
二十三樓、二十二樓、二十一樓,随着每層電梯的停靠,言俞逐漸被擠到了最裡邊。
十樓,電梯門打開。
感覺到有人在拍自己的肩膀,言俞往左邊看去,是口罩男。
因為遮擋,言俞看不見男人在說什麼。即使知道,言俞的回答也隻有一個。
他小幅度用手指向自己的耳朵,簡單地比了幾個手語動作。
每每他做出這幾個動作時,對面的人不說立馬,很快也能反應過來他是聾啞人。
果不其然,男人轉回了頭。
到了一樓,大部分的人走出電梯,男人緊随大流。
電梯門關上,抵達負一樓,言俞走出電梯門,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停車場的出口,逆着車流方向從停車場入口走出,又重新返回一樓大廳。
他趕忙找到上行的貨梯,重新按下23樓的按鈕。
不是直覺,剛剛在經過導診台時,他雖然沒能看到男人在說什麼,但台前護士的一個詞引起了言俞的注意。
“車禍。”
車禍,陳述。
當然,醫院這麼多人,出車禍的不是隻有陳述,他們聊天的内容或許是其他病房的患者。
走去電梯間的路上言俞一直在想。
陳述告訴他隻是一場小小的車禍,是意外。
如果男人的探病對象是陳述,那麼探病者隻會是陳述的熟人或者是肇事者家屬。
在兩人交談之際,言俞看到護士拿出了登記本。
這間醫院管理嚴格,但凡去房間探病,都需要在前台進行登記。
可能是自己多心了,走到電梯間後,不想男人竟然跟了上來。
也就是說,他壓根沒有進入病房。
出于什麼樣的理由,能讓一個人都已經到了醫院卻不願意進病房看一眼?
因為不想,還是因為身份不方便?
楊長漫的事讓言俞習慣性地對任何事物保持着警惕與懷疑。
正當他電梯裡思索之際,男人的搭話讓他确信。
這人是來找陳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