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族群的第一種農作物,絨氈小球菌自然得到了良好的照顧。
建築者們早已開辟好了地下田地,隻待珍貴的農作物在這裡生根發芽。
在野外采集來的孢子被采集者們輕柔地放入堆滿腐殖土的田地中,合适的溫度和濕度為它們創造出了絕佳的生存環境。
在舒适的條件下,菌絲開始蔓延。
為了避免菌絲亂跑,建築者們特意加固了田地底部和四周的壁壘,使其難以突破。采集者們也會定期修整菌絲的範圍,盡可能減少意外的發生。
漸漸的,偶爾能在松軟的地表看見些許不平整的拱形,那是新生的小球菌正在向上生長。
它們已經适應了新的家園,很快便能讓辛勞的蟲群得到收獲。
由于絨氈小球菌并不需要陽光,尤萊亞暫時未曾命令自己的眷屬浪費體力去開辟地上農田和牧場。
或許是考慮到地下農場遭遇偷襲的概率較小,被分來巡邏的蟲族數量和往常一樣,沒有在任何地方作出改變。
然而,在原始環境中生活最忌諱的就是早早放松警惕。
經驗不足帶來的結果便是狠狠摔個跟頭。
在絨氈小球菌成熟的前三天,有什麼東西從别處打通了地洞,對即将成熟的農作物虎視眈眈。
它們有着一對布滿神經的長耳,身披灰黑色長絨毛,口中呲着一對微微泛黃的長牙。
根據顯著的外形特征,可以判斷它們是一群霧灰短尾兔。
這種動物通常以群體為單位共同行動,恰巧家族中的某個成員嗅到了食物的香氣,便号召自己的同伴跟随它一同向下挖掘。
當前,正是萬物複蘇的季節,許多動物都在積蓄能量,為新的生命輪回做好準備。
這群霧灰短尾兔也不例外,族群中有幾隻母兔的腹部微微隆起,俨然處于最為脆弱的孕期。
沉重的腹部讓母兔的行動略顯遲緩,一旦暴露在捕食者的目光中,很容易遭到襲擊。它們被公兔子們護在身後,盡可能降低去往地表活動的次數。
大概是能夠獲取的食物難以滿足母兔的需求,兔群铤而走險,主動尋求新的機會。
原本在平原地帶四處遊蕩的它們另辟蹊徑,将覓食的範圍擴大到了地底。
由于母兔們在孕期吸收的營養越多,幼兔的成活率也越高。
在繁衍的本能下,兔群總是優先想辦法獲取能量更高的食物。
初級蟲巢的封閉性還沒達到完美的程度。因此,巢穴中的各種氣味不可避免地擴散到了環境中去。
嗅覺格外敏銳的霧灰短尾兔敏銳地抓住了時機,它們用敏銳的聽力分辨出蟲□□接班的關鍵節點,并趁着防備稀疏的時間迅速挖洞。
就這樣,兔群中尚有餘力成年兔們輪流将這條地下隧道進一步延伸。
它們用有力的前肢偷偷撬開了蟲巢的外壁,然後向農場前進。
等兔群靠得足夠近的時候,它們驚喜地發現即将獲取的食物是絨氈小球菌。
這種真菌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不見陽光的環境,其周邊通常會生長着成片的幽靈豬籠草,且林地中的威脅遠比平原地帶更大,平時若是想得到絨氈小球菌更是難上加難。
但是這一片食物不一樣,它們的周圍沒有出現任何屬于幽靈豬籠草的痕迹。
再加上小球菌的味道鮮美,口感絕佳,還喜歡成片生長,立刻成為了兔群的目标。
以霧灰短尾兔的智力,它們哪裡知道這片絨氈小球菌是被蟲族種植的農作物,隻是單純的為母兔和腹中的下一代而喜悅。
隻可惜距離絨氈小球菌的成熟期還剩三天,為了得到品質最好的食物,兔群暫時按兵不動。
*
而在另一邊,參與巡邏的建築者十分苦惱。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農場的一角竟然出現了一個小洞!
在建築者的腦子裡,它們不會容許自己的巢穴被任何存在肆意破壞。于是,建築者選擇當場配置修複材料,為小洞進行填補。
對于建築者來說,修個小洞就是随手的事,不到十分鐘便完成了工作。
因此,建築者并未将這件事彙報給蟲母尤萊亞。
在确認無誤後,建築者心滿意足地轉身離開。
*
但是霧灰短尾兔這邊卻引起了小範圍的躁動。
它們辛辛苦苦挖好的隧道居然被莫名其妙堵住了!也不知怎麼回事,被堵住的部分比先前更加堅硬,非常難挖。
霧灰短尾兔們有些氣惱,它們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的隧道會被破壞。
但是無論兔子們怎麼想,都找不到答案。于是,它們隻得破壞掉建築者蓋上的補丁,并把洞口再次擴大了一圈。
*
次日,修複好小洞的建築者照例繞巢穴一圈進行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