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平安到了東宮也有半個月了,這半個月裡,她的生活過得十分輕松且有規律,可是這天事情出現了變化。
思危告訴她她這一天都得跟着居安,因為崔慎知需要出宮辦事,思危跟齊康都得跟着去。
出宮辦事?
平安回想起了先前打聽到的,跟崔慎知有關的消息。
崔慎知每個月會都會跟崔淩仙去看望貧民窟裡的人,為他們施粥贈衣,還會帶着好友陸逢平義診贈藥。
對此,平安嗤之以鼻。
崔慎知、崔淩仙、陸逢平,不是出身皇家就是世家名門,說什麼去做善事,不過是一群高高在上的人想要光明正大的享受那種底層人跪在地上對他們頂禮膜拜的感覺,又怕被人诟病所找的遮羞布罷了。
真是令人反胃的惡趣味。
不過無所謂了,跟她又沒什麼關系。
*****
或許是因為‘仙女姐姐’的緣故,平安到了東宮後就表現出了對崔慎知超乎尋常的依賴。
每天見到崔慎知的第一件事就是雷打不動的撲上去不說,寫大字的時候也不消停。
每寫一個就要拿給崔慎知點評一二,崔慎知誇她寫得好看,她就會喜不自勝的歡呼一聲,然後給崔慎知一個大大的擁抱。崔慎知說她寫得一般,她就會拉着崔慎知的袖子名為哭訴實為撒嬌。
所以崔慎知踏上出宮的馬車後就略顯不安,畢竟這還是平安到他身邊後,他第一次扔下平安,實在是有些擔心,畢竟平安是那麼的依賴他。
崔淩仙看出來了崔慎知的不安,有些關切的問道:“慎知,你怎麼了?是父皇交給你的事出什麼岔子了嗎?還是遇到難題了?我能幫你什麼嗎?”
崔慎知笑着搖了搖頭。
“沒有,父皇交給我的事我已經完成了,也沒遇到什麼難題,用不着幫忙,隻是有件小事我有些放心不下罷了。”
“小事?”崔淩仙狡黠一笑:“我可不覺得是小事,畢竟什麼小事能讓我們風光霁月的太子殿下放在心上,又挂在臉上的?都這個程度了,可就不能算是小事了。”
看着眼前崔淩仙靈動的樣子,崔慎知心裡一動。
東宮的宮人年紀都偏大,跟平安年紀最相近的人就是他,有沒有可能平安對他依賴甚重就是這個原因呢?可這樣下去是不行的,他是個男人還好說,平安是個姑娘家,一定會被人說閑話,那麼最好的法子就是在宮裡給平安找個年紀相仿的玩伴,淩仙不就是個很好的人選嗎?
淩仙天真善良,平安不谙世事,兩個人隻相差一歲,淩仙又不是計較出身的人,不會看不起平安,更不會計較平安的種種失禮之處,而且淩仙也一直念叨着宮裡沒有同年齡的玩伴,這豈不是一舉兩得?
不過還是要問過淩仙的意見才好。
“淩仙,”崔慎知開口道:“這件事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不過總有些曲折,你還記得你送我的那塊玉佩嗎?”
崔淩仙點了點頭。
“前些日子我不小心給弄丢了,找着找着就找到了冷宮附近去,意外發現了個白紙一樣的姑娘,許多常識都不知道的那種,我覺得奇怪,派人去打聽,才知道那孩子是有人穢亂宮闱偷着生下來的,母親還…難産去了,全靠冷宮裡宮人的憐憫才勉強活了下來,然後…”
“慎知,你說的小事就是這個?”崔淩仙打斷道。
“是,但是我還沒…”
“這哪裡是小事!人命關天,這分明是再重要不過的大事,雖說穢亂宮闱是錯,但這孩子是無辜的,怎麼都不該由她背負這樣的人生,你更不該袖手旁觀,你可是太子,是天下萬民未來的君父,你不該就這樣看着的,你應該幫她才是。”崔淩仙有些着急的說道。
“淩仙,你别着急,先聽我說完。”崔慎知繼續道:“淩仙,我并沒有對平安的遭遇袖手旁觀,我把她從冷宮帶了出來,暫時以宮人的身份待在東宮,打算等她讀書識字,好歹懂得了一些道理後再送出宮去好好安置。”
“那就好…隻是這樣一來你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
“那孩子似乎是因為沒有見過同齡人,所以連個朋友也沒有,見到我之後對我十分依賴,我這還是第一次把她扔在東宮,自然有些放心不下。”
崔淩仙點了點頭。
“這倒是,無父無母隻有我一個朋友,這樣的人換我我也放心不下,等等,慎知,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麼不把她帶上呢?雖說聽你的形容,她現在是沒法出宮生活的,但先帶她見識見識外邊的世界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不是嗎?”
于是出宮的馬車就這樣調轉回了東宮,接上了一頭霧水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