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李斯啊!他可是陪着秦始皇一步一步從年少時期走出來的啊!最後居然能做出那種事情!天殺的氣死我了!”
【up看到有寶子提到李斯,巧了,他就是up準備的第三個佐證,李斯死的時候,他的職位是丞相,華夏曆史上有很多出名的丞相飽受推崇,例如管仲,蕭何,諸葛亮,房謀杜斷,張九齡,張居正,無一例外,這些人都是留下了賢名的,後人提及他們也多是誇贊,可李斯呢,作為大一統封建王朝的第一位丞相,他的貢獻是空前之大的,秦始皇統一過程中和統一後治國的時候,李斯都一直十分活躍。】
【秦一統六國之時,“陰遣謀士赍持金玉以遊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遺結之;不肯者,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後”①的離間攻伐之計,是李斯提出的;韓國派鄭國修建鄭國渠削弱秦國力量被發現時,勸導秦王不要自斷臂膀的《谏逐客書》,是李斯上的;秦統一後,始皇帝采用的一系列廢分封、設郡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治制度,也總有李斯的謀劃穿梭其中。】
【除了在政治方面,李斯還有不少其他的貢獻,最出名的——讓後世無數帝王為之瘋狂的傳國玉玺上面那“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是李斯的手筆,秦朝官方文字小篆,是李斯開創的,後世廣為流傳的隸書,是李斯參與改造的,被秦朝各地廣為傳播學習的《倉颉篇》七章,是李斯所作,魯迅先生曾誇張過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更有不少人稱贊李斯為書法鼻祖,将書法一道由實用推向了藝術,足以可見他在這方面的成就有多高。】
彈幕: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啊啊啊,朕心跳加速了!”
“始皇帝比我早生兩千多年,是王不見王,還是避我鋒芒?(桀骜)”
“前面的,喝假酒了吧?”
“啊哈哈哈哈哈抽象,太抽象了!”
“我記得李白還寫了詩稱贊李斯的書法呢——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
“媽呀,那李斯确實挺牛的。”
“那肯定啊,我前幾天去故宮博物院,還看到了李斯的《峄山刻石》呢,雖然很多都看不懂,但大家都在圍觀,很受歡迎。”
嬴政咬了咬後槽牙,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
算了,後世人這種對皇帝不尊敬的态度,他已經習慣了。
不和這些家夥計較,他還是繼續搜集等天幕結束後他能算賬的人員名單吧。
按理來說,趙高這時候是該跳出來大罵天幕毫無規矩不尊重陛下的。
可是怎麼辦呢,他已經被打為最不尊重陛下的亂臣賊子了,活不了多久,他早已經沒力氣也沒勇氣站出來說話了。
看大家都在讨論李斯的書法,紀回手指一動,放出了自己找的李斯的各種作品照片。
【《峄山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至鄒峄山的時候讓李斯立的刻石,主要用于弘揚功德,秦二世元年,胡亥效仿始皇巡視郡縣,李斯随行并且又上奏補刻了後半部分。】
彈幕:
“胡亥那類人形物種還會外出巡視呢?我以為他就一直躲在宮裡分辨鹿和馬呢。”
“啊哈哈哈哈鹿和馬,地獄笑話!”
“胡亥即位後火急火燎的就幹了三件事,第一是建始皇廟,第二是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屠殺殆盡,第三就是學秦始皇出遊。”
“好家夥,一邊建始皇廟供奉老爹,一邊讓老爹的子女全都下去陪葬,大孝子啊!”
“而且他學秦始皇出遊,那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秦始皇出遊是去幹嘛的,是考察地形,考察民情,宣揚國威震懾六國餘孽,他呢?把秦朝本就不多的基層官吏殺了一堆,導緻群臣恐慌②,真是奇葩死了。”
“嘭!”擺在嬴政身側的一堆東西全被掃落在地,始皇陛下在聽了這麼久的天幕後,第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怒。
“胡亥!”嬴政一腳把早已失去渾身力氣的胡亥踹倒在地,“你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