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爹你坐。”
方言舒往旁邊挪了挪,指了下自己身邊的門檻。
好像重新活過來,自己先前的那些經曆都沒有那麼清晰,反倒是眼前的人都變得鮮活,連帶着方言舒自己也好像隻有六歲似的。
做的事情都不自覺的孩子氣起來。
“好。”
方啟明也确實不想蹲着了,就幹脆也過去坐在門檻上。
這時候秦楊小跑着回來了。
跑來的時候,先是看了眼方啟明,很小聲的喊了聲,“爹。”
沒人聽到,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喊了什麼。
然後就眼睛亮晶晶的看方言舒,又很小聲的說打聽來的事。
其實也不是打聽,是他自己親耳聽到的。
“我跟小武說話的時候,聽到他們在竈房屋裡說話……”
先前方啟明從正房出來,方老二也出來了。
去竈房看看張氏早晨燒什麼吃食。
主要是方啟明這一家子有不少,加上秦楊,這就有九口人。
而且還有三匹拉車的馬。
馬兒想要伺候好,不隻是給吃草料就行的,還得喂一點豆餅,還有鹽巴。
不過方老二其實也沒伺候過馬匹,方才趁着方啟明也在正房,就順便問了下。
說好這個事兒,方老二就去竈房看看,心裡還想着,看完了就去伺候那三匹馬。
馬兒可精貴。
有時候比一口人都要貴。
結果進竈房一看,張氏剛掀開鍋蓋,拿勺子攪鍋裡的粥。
上面慢慢一層全都是菜葉子,綠油油的。
偶爾能看到下面翻滾的糧食,可實在是太少了。
而且聞着也沒有香味,全都是菜葉子青澀的澀味。
跟平時家裡吃的菜粥一樣。
當時方老二就拉下臉,低聲道:“叫你燒飯,你就燒這個。
老三一家子那麼些人,一個人一碗都不夠。
還放這麼些菜,一點菜都不用放,多放糧食。
平時一碗,今天你就放十碗。”
偏偏方老二覺得這麼說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結果張氏不願意。
“咱家哪有這麼些糧食抛費。
再說了,平時都是一碗糧食,今兒個我放了兩碗,水也放得多,肯定夠吃的。”
振振有詞的。
而且張氏也确實是考慮到家裡有客人,是比平時多做了一些的。
多做了,但很有限。
平時家裡頭就三個人,小武才三歲,就吃一點兒,因此基本上張氏都是燒兩個人的吃食。
早晨就是菜粥,長年累月的菜粥。
每天都是添那些水,那些糧食,那些菜。
從來都不會變。
一旦有所變化,家裡忽然來了方啟明這麼一大家子,張氏雖然知道應該多燒飯,但是叫她燒太多,用兩碗糧食以上,她就不舍得了。
就連外面随處可見的青菜也不舍得多放。
水甚至是多沒多多少。
方老二一眼看出來,跟張氏說了。
可即便是說了,張氏也不聽,覺得自己沒做錯。
“你起開,我來燒飯。”方老二沒法子了,打算自己燒飯。
張氏往邊上一站,就真的撒手了。
不過等着見到方老二一碗一碗的往外舀糧食,張氏就很心疼,“你舀這麼些!咱們家還有多少糧食,根本不夠吃的。
秋收本來就沒收多少糧食,這些不一定能頂到來年開春。
村裡不還說今年怕是要冷,冬天還不知道要怎麼熬過去。
你這是不打算過日子了!”
張氏說着就要上前阻止。
家裡的糧食都好好的藏着,就拿出來小半袋放在外面,平時好吃飯舀。
這下子方老二三下五除二的,小半袋都要舀完了。
張氏心疼的不行。
“老三是我兄弟。
這都多少年沒見了。
頭一回在家裡吃飯,好歹是叫吃飽。
家裡糧食夠了,我心裡有數。”
方老二梗着脖子說。
張氏不高興,上前撲打方老二。
沒打過。
糧食全都舀進木盆,又舀了水,漂洗兩邊,差不多洗幹淨了。
鍋裡的菜粥也沒有盛出來,就放了新的糧食,繼續燒火。
又額外放了不少水。
這回可當真是太多太多了。
張氏看着心疼,就站在邊上抹眼淚。
兩個人都沒鬧出太大動靜,方老二動作又快,要不是秦楊剛好在竈房門口,又跟躲在外面偷看似的,肯定會錯過屋裡的動靜。
也不知道是巧了還是怎麼着,秦楊是一丁點兒都沒錯過。
事無巨細的全都說了一遍。
“很好。”方言舒誇了句。
秦楊眼睛就更亮了。
倒是方啟明臉色不太好看。
一直忙,進了門之後又跟方老二進了正房屋裡,倒是把這個事兒給忽略了。
而且方老二家的日子似乎并不太好過。
從這些宅子其實也能看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