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宅子雖然看上去很齊整。
該有的全都有。
正房、上房、廂房。
竈房等等。
但并不是同時蓋的,也不是分幾次蓋的。
而是一點一點,慢慢的,就像是螞蟻搬家一樣,今兒個壘一點牆,明兒個搬來一些瓦片,後兒個刨幾下木材。
就這麼點點滴滴,像是水滴石穿似的蓋起來。
但凡是手頭寬裕一點,宅子不能一下子蓋起來,但是可以分幾次。
三次,五次。
一間一間的蓋。
哪怕是當中間隔一年兩年,三年五年。
那樣能從牆上的磚看出來。
而且那樣更節省功夫,省出來的功夫可以下地幹活,也可以出去做工賺錢。
但是方老二這邊沒有。
方啟明眼神晦暗,他瞬間想到很多,但現在甭管說什麼似乎都不太合适。
得想想法子。
不能什麼都不幹,就等着吃這頓飯。
“等你二娘忙完,你就過去找她,就說要吃細糧。”
方啟明說着,就掏錢袋子。
掂量下裡面的銀錢,幹脆連帶着錢袋子都給方言舒。
二娘是說張氏。
官話中,如果要說張氏的話,就是二伯母,或者二伯娘。
但官話是官話,像是方家堡這邊,都是叫二娘,而小武那邊要是喊周氏的話,就是喊嬸子或者三嬸。
官話中,周氏就是三嬸娘。
還有的地方會喊别的,跟方家堡這邊還不太一樣。
竈房屋裡,張氏眼睜睜看着那麼些糧食下鍋,隻覺得天都塌了。
哭哭啼啼半晌,見着方老二鐵了心,也知道自己改變不了什麼,就道:“跟着你沒過過一天好日子,沒吃過一頓飽飯!”
“行了,說這些做什麼。”
方老二趕忙打斷張氏,還特地看了眼竈房外面。
生怕叫方啟明這一家子聽了去。
“你不叫我說,我偏要說!”張氏那脾氣也上來了。
方老二皺眉,沉聲道:“這些年家裡日子不好過,你心裡沒數?
不就是這點糧食,就是老三一家子一直住着,家裡的糧食也夠了。
為什麼不夠吃的,還不是你偷摸拿了糧食回娘家!”
張氏娘家窮,自從跟方老二成親之後,經常拿糧食回娘家,要不然就是回娘家幹活。
為此出過許多事。
方老二也折騰過,甚至是都要動手。
村裡的長輩給勸過好多回,這才叫兩個人能繼續過日子。
也就是有了小武之後,好歹是有了孩子,兩個人才和睦一些,幾乎沒怎麼吵吵。
今兒個又吵吵起來了。
一提娘家,張氏就不高興,不過到底理虧,沒說什麼。
“你去舀些豆子泡着。”方老二又道。
在一塊過日子的兩口子,就算是吵起來,那也不能說日子就不過了。
該忙活的還得忙活。
正好竈房就有豆子,張氏舀了一碗,也沒問方老二夠不夠,直接倒木盆中,舀上水,這就不管了。
又瞧着方老二很不順眼,幹脆出去。
小武一直坐在竈房門口,大眼睛瞪着,時不時回頭看看屋裡,再看看不遠處的廂房門口。
反正是一直沒出聲。
張氏從竈房出來,也沒打算去别的地兒,她要在家裡看着。
就怕方老二再拿家裡的吃食什麼的。
這邊方言舒瞧見張氏出來了,就趕忙沖着方啟明道:“爹,你去歇着吧。”
“我先進屋。”方啟明趕忙進屋。
張氏到底是嫂子,且對自家來還很有意見,方啟明就不好直接對上。
不過如果是小輩的話,就又不一樣了。
“二娘。”方言舒喊。
張氏瞥了眼,“喊我幹什麼?”
擡腳就過來了。
“村裡誰家細糧多,咱們去買點呗,我想吃細糧。”方言舒說着,還晃了晃手裡的錢袋子,臉上也露出笑容,“我專門找爹要的銀錢。”
“你二大爺可是舀了不少糧食出來,那都不是粥,得是幹飯了。
保準你能吃飽!
細糧貴,不劃算。”
張氏下意識秃噜出這麼幾句。
其實家裡也有細糧,不過隻有一點,是專門留着給小武吃的。
也不是天天給吃。
偶爾的給小武吃一回,就這也得緊巴着,不是不舍得給吃,實在是細糧精貴,家裡頭沒多少,也買不起。
“爹說我病了許久,得吃些好的補補。
二娘你知道村裡誰家細糧又多餘的,咱們去買點。
給我用細糧燒飯,正好弟弟也一起吃。”
提起小武,張氏那拒絕的話就說不出口了。
心裡頭就想着,老三肯定不差錢,自己也沒必要非得多管閑事。
又想着,小武上回吃細糧得是半個月之前了,也就那一頓飯吃的多一些,平時吃飯都是幾口就飽了。
都已經三歲了,卻比村裡同齡的小子要矮小,平時也不愛說話,精神頭也不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