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周氏的針線活并不算多麼好。
她也不會用繡花針那種很細的針。
縫衣服什麼的,都得用很粗很粗的那種針,針腳也很大,而且并不平整。
不過早些年剛成親,方啟明還沒離開方家堡去任上的時候,周氏給縫補的衣服,他也穿。
并且出門在外,也并沒有人笑話方啟明的衣服補丁不齊整。
因為那時候方啟明已經是舉人老爺。
哪怕是以後不去做官,就算是待在方家堡,那也是舉人老爺,田地免稅,去衙門有三分面子等等諸多好處。
是尋常百姓求都求不來的。
從來都不會有人覺得方啟明穿的衣服是有哪兒不妥當的。
後來方啟明一甲進士,要去任上,就幾乎沒怎麼穿打補丁的衣服了。
主要是有俸祿了,至少吃穿不用愁。
不過當年的那些舊衣服,就跟周氏自己的舊衣服放一起。
盡管已經過去這麼些年,周氏也還是留着。
帶着離開方家堡。
又帶着回來。
現在周氏重新找出來,拿了個闆凳,坐在院子裡在哪裡縫。
針腳一點都不齊整,有的地方還有線頭冒出來,打補丁的地方還皺巴巴的。
“我爹,還有大爺、二大爺他們呢?”方啟明又問。
并沒有說周氏針線活如何如何。
“去族長家了。”周氏頭也不擡。
“我去看看。”方言舒站起來,又叮囑道,“娘,等會子大嘴叔忙完了,你叫他歇一歇。
竈房還有溫水吧?
給舀碗水。
大嘴叔今兒個幫了咱們大忙,你可不能叫他回去,現在這裡等着,我很快回來。”
“知道了。”周氏頭也不擡的答應。
方言舒拉着秦楊出去,特地叫小武和小思在家裡等着。
就是怕方大嘴忽然離開,好叫兩個孩子也幫忙看着。
族長家離着方老大家不算遠,都是村子最中間。
方言舒雖然不知道地方,但到了村裡,瞧見個人就問:“可瞧見我爹了?
說是去族長家裡,我去找找。
在哪兒我也不知道……”
立馬就有人指。
“往前走,一拐就是。族長家門口有棵梧桐樹。”
也有人說,“你到前面胡同口,喊一聲,你爹聽到動靜就出來了。”
還有人不懷好意,“叫你那小童養夫去前面打聽!
要童養夫就是指使叫幹活的,要不然要了幹什麼。
可不能給白吃白喝。
你小子也得知足,跟着方老三,以後可有好日子過。”
說着說着就酸溜溜的。
主要是方啟明一家子,周氏是人家自己選的,旁的人沒被選上,這也不好說什麼。
再是小輩,那都是從小養活的。
而且這麼些年都在外面,村裡人自然是不能說什麼。
隻有秦楊。
先前都沒來過方家堡。
是外來的,還是去的附近的村子,而且還是讨飯的小乞丐。
結果就叫方大嘴給找出來,鐘老頭和方啟明這邊一點頭,當天晚上就開祠堂,請出族譜,由族長親自動筆,給上了族譜。
幾乎是眨眼間功夫,搖身一變,就成了方言舒的童養夫。
有家了。
而且還是方啟明這樣的官老爺的家。
尤其是方言舒眼瞅着好了,且出現在村裡幾回,叫好些個人瞧見了,也說過話,知道方言舒是個機靈的。
這就叫人更加心癢癢的,怎麼這麼好的事就叫秦楊給遇上了呢。
甚至是今早晨就有人找方斜眼。
“你怎麼找的這麼個小子,咱們都不知道。
早說你來咱家打聽,你嫂子娘家就有投奔來的親戚,也是家裡人都沒了,就活了那麼一個。
長得比那小子好,也更機靈。
當時我就是不知道這個事兒,要不然保準不會叫你去找那小子。”
就埋怨方斜眼。
不過方斜眼可不是怕事的,直接就說:“嫂子前兒個還在外頭罵,說哥哥你又去打酒吃,晚上不打算叫你回屋。
那弟弟問你,那晚上你可是回去了?
沒睡在外面吧?”
這一問,那人就惱怒,“你說這個做什麼。”
“我這不是怕要是找了你家親戚,到時候再跟小樹生氣,不叫小樹進屋睡覺。
那方老三能願意?
到時候不得直接帶着人把我打死。”
方斜眼說着,就嘿嘿笑着跑了。
那人的媳婦在村裡是出了名的潑辣,就憑借這個,那也不敢找她娘家親戚。
萬一也是這樣的性子,以後方言舒豈不是得受欺負?
反正方斜眼是個不肯吃虧的,非得搶白人家幾句不成。
每當有人說秦楊不好的時候,方言舒就會幫着說道幾句。
“楊哥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