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人類清洗計劃 > 第2章 遺夢

第2章 遺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未過幾分鐘,我穿過與我近乎等高的灌木,抵達了山腳下的樹林。此地的土質松軟,其間散布着落葉與枯枝。我又環顧了一下四周,确認無人之後,便在那被砍伐後僅剩下光秃秃樹樁的所在處鏟土。這棵樹死前估計少說得有百年,我站在樹樁上,感覺能站五六個我。我也不知自己究竟作何想法,反正身體本能地動作着,将樹樁腐壞的部分鏟下并放入袋子中。

當我感覺鏟得略顯吃力時,方才恍然意識到,自己要這些腐朽的木頭究竟有何用處?我不過是想種點菜罷了,根本用不到樹木,但我也未曾将其取出,就這般順其自然地讓它們安躺在奶茶袋裡。

而後,我繼續鏟土,接着鏟到了一塊堅硬的樹皮。依憑上次鏟土的經驗,我本應換個地方繼續鏟土,然而腦海中似乎有人在跟我講,把它們撿起來會有用處的。随後,我将幾塊樹皮逐一撿起。

我敏銳地感受到灌木外有人探頭窺視,我即刻警惕地回頭,卻未見人影,隻聽聞一家人有說有笑地漸行漸遠。我提着袋子朝公園門口又靠近了些許,繼續鏟土,精心挑選着帶有蝸牛殼的,我覺得這樣的土更具營養。

當我心滿意足地拎着土打算回家時,驚覺在不遠處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男人。他将手機舉在耳旁,貌似在通話,可我瞧着他的手機屏幕并未亮起,而且當我看向他時,他竟把臉别了過去。我始終未曾聽到腳步聲,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蹙着眉頭,一邊留意着男人的舉動,一邊提着一袋子泥土朝着公園門口疾步走去。行至灌木的一處缺口,我看到了貌似有人剛剛尿的痕迹,不遠處兩個老姐妹正一邊閑聊一邊往公園外走去。此時,我才會意那個男人的奇怪舉動。

我一隻手拎着差不多快二十斤重的土,艱難地往家走去。一路上,我努力地感受着四周,試圖察覺是否有人在關注着我。好在,我再沒有察覺到任何奇異的目光,這讓我稍微松了一口氣。

當我打開家門的那一刻,我的愛人狸子立馬就關切地問我:“寶寶,外面冷不冷,玩得開心嗎?”我趕忙把手中沉重的土放下,一邊換鞋一邊回答道:“挺好的,外面的景色不錯,我拍了幾張特别好看的照片。今天可不止挖了土,還撿了幾塊樹皮呢,感覺收獲滿滿。”

換罷鞋,褪去外套之後,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廚房,從身後緊緊地抱住狸子。那一刻,一種安心愉快湧上心頭,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甯靜美好。我看着眼前那快要碼滿一籠屜肚子圓滾滾的餃子,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笑呵呵地親了親狸子的臉,溫柔地說:“辛苦了狸子,我先去把出門前放到洗衣機的衣服晾了,再回來和你一起包。”

出門時,我發現出門前為她晾好的水已經變涼,她一口都沒喝。我先回屋重新添了熱水,喂她喝了幾口,然後才開始收衣服、晾曬衣服。

晚飯後,我擺弄着挖回來的土,狸子在清洗碗筷。她看着我撿回的那些樹皮,笑着說:“那塊大的,還真像個古董呢~”我笑着回應:“明天我把它們洗刷一下,等你晚上下班回來,咱們給它們刻字。”“要是哪天咱們有了孩子,就告訴她,這是咱家傳家寶。”我倆會意地相視一笑。

關于那個讓我疑神疑鬼的夢,我記得不太清了。夢裡像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人類并非藍星原住民,而是外星人的後裔。我們所說的神,是母星來的艦長等有些權勢的人。我們認知裡的妖精,是藍星原住民中擁有特色能力的各種生物。至于它們的長相,大多類似某種動物的變形或組合,幾乎沒有像人的。

最神奇的是,她們如同神話故事裡所寫,會法術,有法器,還能布陣,即便雙方語言不通,也能輕易知曉人類的想法。起初,雙方都謹慎地觀察着對方。然而,人類表現得軟弱無力,甚至比不上原有的食草生物。他們力氣不大,跑得不快,既沒有尖牙利爪,繁育能力也較差,一胎隻生一兩個,而且孩子要很多年才能獨當一面。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藍星的妖精們不再關注這些突然出現的物種。其他動植物也沒把人類當作食物鍊的一環。

當人類再次引起妖精們注意時,人類城邦已然出現。人類開始與自然環境隔離,劃定自己的生存空間。而且,人類的孩子漸漸有人顯現出超常能力。這些能力大多類似周邊自然環境中大妖的能力,于是人類城邦的圖騰出現了。

人類膜拜強者,一心想着成為強者,表面卻謙恭有禮,甚至卑躬屈膝。原本的妖精世界沒有“笑裡藏刀”這回事,妖精也付出了血的代價,才明白了人和妖精的區别。

人們漸漸學會了隻有妖精才能學的法術、布陣,還學會了煉器,甚至開始煉丹。人類陷入無休止的争奪,争人、争物、争土地,他們什麼都想要,不顧一切。

妖精和人的關系逐漸變得微妙又混亂。他們或許是朋友,或許是敵人,還有些成了愛人。有時,妖精會成為人的藥材,人也會成為妖的祭品。人想算計、圈禁對方,卻又不知不覺付出愛心。人狠起來,比妖魔還可怕,而用情至深時,連自己都能傷害。藍星上其他生物不理解他們這種複雜關系,妖精同樣不明白。

人類的母星位于距離藍星幾億光年的另一個星系。它就叫母星,早在幾萬年前,母星就已高度發達,能夠開展宇宙探索。一艘母星的飛船毅然沖進未知的黑洞,從而發現了藍星。出發時船上有六千多人,抵達藍星時,僅剩下兩三千人。他們試圖從黑洞返回母星,但未能成功。

飛船能量不足,無法返航,他們隻能留在藍星。他們覺得藍星的自然環境,在所有探索記錄裡最接近母星。但在之後的二三十年,他們陸續因各種疾病離世。即便如此,這段時間他們也從未放棄向母星發送信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