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欣喜的是,我在這期間發現了三種無緣圈出的靈藥。第一種名為“光斑舞者”,它确實是一種介于植物、爬蟲和飛蟲之間的特殊生命體。在密林深處樹木盤根錯節中,地上有兩片普通不起眼的葉子,葉片邊緣有細密的絨毛,莖部短小,根部如黑灰的毛蟲,腹部有吸盤狀結構。耐心細緻地觀察,你會發現它竟然在悄咪咪地跟着樹叢投下的光斑挪動。如果碰到石頭,它們會停一會兒,像是思考等一會兒讓其他光斑打在自己身上,還是選擇另一個亮斑挪去。它們并不是有了靈智,而是天生會卧土。當受驚時,它們還會撲騰着兩片葉子飛行,隻是飛行距離也就十幾米,但速度奇快。夜間,它們又會用葉片蜷縮成球狀,進入休眠。因為它們的特殊性,可以算是昆蟲,也可以算是植物。
我見到的幾隻按尺寸和飛行距離算,也隻有十幾年的年份,其藥用價值有限。其葉片可煉制“明目靈液”,治療夜盲症,增強夜間視力;根部是煉制“柔韌丹”的主要材料,增強身體柔韌性;有百年的可用于光能轉化為靈力的法寶;如果有靈識的,可訓練為“尋光靈寵”,尋找靈藥。我想,山裡有十幾年的,更高年份的一定也有,隻是我的運氣不佳,或者能力不足,無法發現它們。
由于礦洞的奇遇,我開始對山溝山縫加了更多注意,特别是在我身手越發好了以後,我開始對三百米的高度發起挑戰。而這種練習的地點,我選擇了“斬情峽”。其位于淩霄峰北山正中間,峽谷最寬處達十丈,最窄處亦有一丈,宛如一道深深的傷痕,從海邊直插淩霄峰的山腹。這道裂縫,不僅是自然的奇觀,更承載着一段凄美的傳說。
相傳,翠微派是由一對神仙眷侶所創立。兩人曾攜手共修,恩愛非常,然而随着歲月的流逝,因修行速度、功法和門徒教導等差異,漸生嫌隙。最終,因第三者的介入,感情徹底破裂。男子為證明自己的清白與忠誠,憤然揮刀,斬殺了那名女修,随後決然離開了五行島。而這道裂縫,便是他當年那一斬留下的痕迹。
這道不知應稱為峽谷還是裂縫之地,其深度至今無人知曉。它蜿蜒而下,最終與海水或地下河相連,岩壁最高處離水面竟有一千三百多米。每當海風呼嘯,裂縫中仿佛回蕩着當年的刀光劍影與愛恨情仇,令人不禁遐想萬千。
在這樣的練習中,我發現了另一種名為“美人花”的靈藥。當我再一次用樹幹固定好登山繩,然後順着打好的繩結心情輕松、神态怡然地降落時,我在繩快到底時,看到崖壁上生長着一大束繁茂的“美人花”。這花不是記錄在《本草圖錄》裡的,而是記錄在《妖精之仙草篇》裡。這又是一個傳說。
相傳,這種花并非某種植物,而是未散的精魂伏在植物之上,化作這種奇異花種。它吸收天地靈氣與時間精華,逐漸形成了“美人花”。其花朵形似美人,花瓣如絲綢般柔滑,顔色随時間變化,從晨曦的淡粉到黃昏的深紅,宛如一位美人的容顔。其花心處有七顆晶瑩的“美人淚”,相傳每一滴“美人淚”形成需要百年,而當它産生第九滴眼淚時,它就将能幻化成人,并且天賦神通兼有幻術、毒術,行走在世界就是為了殺盡負心人,無論男女。
其植株高約三尺,莖稈如玉,晶瑩剔透。其葉片薄如蟬翼,色澤如七彩的流雲,宛如仙子的紗衣。其花根如五指生出,直扣入山體岩石裡,還有些金光閃爍的根須如粗細不一的金線一般深入更細小的縫隙裡。
氣味初聞甜膩如蜜,令人沉醉,細嗅暗藏一絲苦澀,長時間聞嗅會産生美好幻覺,這也是中毒的表現。如果被其葉片劃傷,很難自愈;如果妄圖觸碰其根莖,那将是四肢麻木、陷入幻覺而亡,或者不久之後五髒六腑慢慢潰爛而亡。其藥用價值亦是多樣,可用于制毒“醉生夢死散”、“紅顔劫”、“蝕骨粉”、“銷魂香”和“七絕毒”,也可用于制藥“駐顔丹”、“回春膏”。
所以,看到它以後,我也沒有試圖摘取,而是拍了幾張照片,蕩起繩索試圖觀察得更仔細些,然後就放棄用攀岩的方式上去,而是直接順着繩子攀登回崖上,快速地發了信息給無緣,做了記号以後,就又繼續在山裡遊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