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小太監大督主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與此同時,北疆的士兵們,身着厚重的棉衣,卻仍難以抵擋這刺骨的嚴寒。他們的臉上、手上都長滿了凍瘡,嘴唇凍得發紫,牙齒不自覺地打顫。然而,他們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眼神中閃爍着不屈與堅定。

夜幕降臨,寒風更加肆虐。士兵們蜷縮在簡陋的營帳中,試圖用微弱的火光來驅散周身的寒冷。但那火光似乎也被這嚴寒所吞噬,隻能勉強照亮他們那凍得發白的臉龐。

他們頭腦中僅有的信念,馮延松将軍此時正在去帝都述職的路上,他們打了勝仗定要嘉獎,以後他們就會有裝備,有糧饷,有充足的軍資。這樣就能打仗了,現在雖然受苦,但很快就會好的。

随着時間的推移,有人的身體開始不受控制地顫抖,那是身體在極端寒冷下的自然反應。他緊緊地抱住自己,試圖用這種方式來保留最後一絲溫暖。然而,這無濟于事,寒冷像是一隻無形的手,緊緊地扼住了他的喉嚨,讓他無法呼吸。終于,在某一刻,他身體停止了顫抖,眼神也變得空洞而迷離。

一場大雪之後,幾個士兵緩緩地倒在了雪地上,仿佛隻是陷入了深深的沉睡。雪花輕輕地覆蓋在他的身上,一層又一層,最終将他們完全掩埋。在這片銀裝素裹的世界裡,他們成了最不起眼的一抹色彩,卻也是最為悲壯的存在。他們的臉上依然保持着那份堅定與不屈,成為了這北疆冬天裡最悲壯的一道風景。

深冬的北疆,天地間仿佛被一片無盡的銀白所吞噬,寒風呼嘯,如同野獸般肆虐着這片荒蕪之地。大雪紛飛,每一片雪花都像是鋒利的刀片,切割着空氣,也切割着士兵們早已凍僵的臉龐。

轉眼到了大元十一年,四月。

暮春時節,杏花剛剛開過,落的滿地都是,雨水一沖就淌到了皇城的各個角落。

有兩個炸裂的消息從朝堂之上傳出來,一件是督察院查出了一件大案,監督赈災銀發放的司禮監太監陳佑名貪沒赈災款一百萬兩白銀,相當于大元半年的收入。

六部的那些還在等着朝廷救濟糧的官員知道這個消息,差點沒在陳佑名被鎖拿入诏獄的路上,拿石頭把他給砸死。不過,這件事在内廷的口風卻非常緊,各處的管事都召集下面當差的人嚴正吩咐,不準私議陳佑名的貪案。

陳佑名,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忠義的大徒弟。

雖然人已經緝拿,但是貪沒的銀子,卻隻追回了一半不到。

一件事是,鎮守邊關大将北疆總督馮延松将軍打了勝仗,但是損失慘重,軍隊正在休養生息。不日馮将軍将帶領着少部分的精銳部隊到達京都述職。

春日晴好,透窗的樹枝上停留着梳羽的翠鳥。

九皇子在書案上寫着什麼,筆尖走得飛快,偶爾停下筆曲指摸着下巴,落筆又是一番行雲流水。

劉吉旁邊給研墨,大氣兒也不敢出。殿下擱下筆看着窗外,劉吉趕忙倒了一杯茶遞了過去,“殿下喝口茶。”

九皇子接過茶笑了笑, “你到是長了點眼力見兒了啊。”

劉吉笑眯眯的,九皇子這兩天心情好。聽說,他一直想看看北疆總督鎮北大将軍馮延松長什麼樣,現在有機會了。

陳佑名案,并沒有交到刑部和内閣,而是準備直接在宮裡作為一個奴婢處置了。現在内閣很想把陳佑名交到三司去,但是司禮監的意思則是要把他當成一個奴婢,在宮裡處置。原因在于陳佑名一旦入了刑部大牢,司禮監這幾位的家底也就要一并抖空了,大元年間的二十四局内外,織造、炭火、米肉、水飲、消耗哪一項都不經查。大家心知肚明。

百姓們的賦稅供養皇室宗族無可厚非。但是供養閹人……于是内閣大臣紛紛上奏,要求由刑部審理。

文臣代表文淵殿内閣大學士龐修為了天下臣民,極力向皇帝上疏,直言太監貪腐帶來的禍患,這是文官對皇權的一種試探。

兵部尚書公羊钰也上疏皇上,直言國庫空虛,軍饷吃緊,需嚴查貪腐一案。

一時間群臣與宦官之間的呈現對立之勢劍拔弩張,當然還有一些是看熱鬧的,他們不管百姓死活,也不管貪官死活,他們隻管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朝堂之上的事兒,九皇子進學的時候都能聽的清楚。他不清楚父皇為什麼允許在内廷司禮監參與處理這個重罪的奴才。

陳佑名死了,聽說是自殺,一切煙消雲散了。各方暫時偃旗息鼓,似乎隻是一場鬧劇。

不過李豫聽着吳少監帶回來的消息,淡淡的說: “也許不久之後便是風起雲湧,驚濤駭浪。我們也得尋找安身立命之本了。”

大元朝皇子超過十歲就可以有自己的寝殿,皇子的寝殿除了太子明德殿,其他的寝殿規格都不大,但是可以培養皇子們獨立成長,有單獨的進學師傅,學業也會漸漸地緊張了起來。

九皇子已經十歲了,可以有自己的寝殿了,他的景豐殿正在收拾,母妃給他選的人都是親自挑的。皇後選的大部分沒要留在了妍喜宮,隻留了幾個看着老實本分的帶去了景豐殿。由于寝殿并未收拾好,九皇子隻帶了劉吉他們屋的五個太監,四個宮女,依雲,易巧,向春,牡丹。妍妃為他選了一個總領太監費志,一個嬷嬷齊嬷嬷。剩下的是皇後送來的人兒,都由費志和齊嬷嬷統一安排。

九皇子餘景并不操心這些事兒,他和六皇子餘琪關系好,兩個人一起在偏殿聽政。

六皇子餘琪今年十三歲,在偏殿聽政了三年,餘景剛剛聽政,很多事他不明白,他問餘琪: “六哥,為什麼太監可以參與‘出使、專征、監軍、分鎮’等活動,并在一些部門負責監督。他們讀過很多書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