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曦途 > 第42章 第34章 · 帳幕之後

第42章 第34章 · 帳幕之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宮門啟後,是一段寬敞筆直的石階道。石紋宛如古獸骨脈,自腳下延展至視線盡頭,一列列羽甲守衛列于兩側,無聲凝望。

五位不同種族的同行者踏入其中,腳步聲被沉厚石面吞沒,空氣中彌漫着某種難以言喻的壓力。

沉钰,是劍,也是秤;他出手穩狠,話語藏刃,正好試出那孩子的鋒芒還是僅為懦弱。

鄭曦是變數。她是和我一樣的外來者,不在獸族系統中,但從王廷角度來看,她與那少年的互動方式,也将成為一種「間接觀察」。

霜芽……他雖最不受教,卻也最直覺。這種純獸的眼睛裡藏不住東西,哪怕是敵意,哪怕是天性上的認同。

而阿嶽——那個從火墜谷走出的少年,現在身上帶着獸焰印記、王族氣息,卻依舊沉默。他也許自己都未察覺,今日所行每一步,所說每一句,都可能成為王與朝中判斷的「證據」。

梁忍走在隊伍最前,披風微擺,腳步沉穩如常。但他心裡清楚,這趟「禀報」之行,從一開始就不隻是報情那麼簡單。

這場局,是王親自設的。他們進的是帳,走的卻是刀鋒。

界石異變固然重要,的确該上報——可獸王真正要的,從來不是紙上談兵的過程描述。那封信,語氣雖冷,卻字字直指核心。 ——「氣脈異常、瞳色泛金、骨中藏焰」;——「那孩子,或許從未真正離我。」

王已不再避諱。這趟召見,說是聽報,實則驗證血脈。然而,王并未公開此事。他既非不信,亦不許擾局,恐若那孩子知情,反添幹擾;更不宜讓朝中過早風聲走漏。

這便是他梁忍的任務。他既是舊友,亦是掮客。這場「報告」能否順利,能否不着痕迹地完成評估,在于這幾人能否沉得住氣。

若這少年真是當年遺子,那麼此行,他便必須在衆目之下顯露真貌。王真正要驗證的,不隻是單純血脈,更是他所展現的氣度、脈動、語态與反應——這一切,将由殿上那股無聲的判斷力自行衡量,是否有着他的影子。

從此刻起,他已然退至幕後。之後會怎麼審、怎麼選,非他所能預測,也不該再幹預。

他未多言,非為隐瞞,而是此類事說得太清,反而最易亂了分寸。

因此,當他們得帶着「隻為報告」的心情進宮,才能讓那人從每個人眼中,看見真正的模樣。

眨眼間,衆位已走至内殿前的迎賓台階,一名身披銀青文袍的年輕獸人早已等候于階前。他年約三十,雙眼狹長,獨耳側垂,尾端系着王庭徽印,明顯為「中樞侍長」之列,屬于直屬王廷信使階。

侍者未報名号,隻略一颔首,聲音冷淡而禮節分明:

「王上命我先迎接諸位入帳。今日政務繁重,尚未開放面聖。」

梁忍亦不露情緒,隻還一禮:

「承知。我等已備妥奏章、圖示與實證三卷,願依序呈上,詳陳原委。」

侍長微側身,揚手示意前路,語聲穩定:

「内院會議席已設茶帳,王上或将稍後召見。今日觀禮兩席已入座,或會同席問訊。諸位所言,還請自行斟酌分寸。」

他語氣淡得幾近禮貌,卻藏刀于袖。

語畢,衆人行至帳前,各自落座,而蘇鸢卻早已在場。

今日,她換上正式衣袍,風系獸羽綴于肩袖之間,未再僞裝。此刻坐于側席,手中捧茶,微笑道:「哎呀~你們來得倒快。」

她未起身,語氣也不尖銳,卻與昨夜那位語言遊走、調侃藏針的少女判若兩人。

沉钰與她對視片刻,未作聲,霜芽則一屁股坐在鄭曦身旁,耳朵時不時動一下,仿佛尚未辨出眼前這位是誰

梁忍掃了一眼帳内布陣,心中已有數——蘇鸢不過是前奏。真正的試探者,還未出場。

他語聲不變,對鄭曦他們說道:「既是客座觀禮,那便靜觀即可,免壞規矩。」

蘇鸢語氣淡然,帶着一絲笑意,語帶試探:

「既是觀禮,也許我偶爾插一句,王上不會怪罪吧?」

梁忍神情未動,隻平聲回道:

「蘇家嫡女,自不會失禮。我隻提醒一句——殿上無小話,一言動衆。」

蘇鸢輕輕一挑眉,沒再多言,僅以目光一撇,轉身入帳。

就在帳内逐漸歸于平靜時,衆人未曾注意到,那層織金重簾之後,已有一道靜影悄然伫立許久。光未映及其身形,氣息輕微如霧,仿佛天地本就有此一筆,靜置于那裡。

那并非正式設席之所。無案、無幄、無引導之侍——甚至帳内衆臣,也不曾将目光投往那片陰影。

但帳後一隅,卻自有其存在的重量。

那位未曾發聲,自衆人踏入帳前的第一步起,便默然觀之。

既不插手,也不打斷,僅以沉默與距離,将這場所謂「問訊」觀察至毫厘。

不言即是審,無語便是秤。

他所在之處沒有名号、也無位次,卻似整個帳中結構皆為其所設。

仿佛帳外帳内,早已在他掌心對折。

他不必說話,因為每一道應答、每一次目光交錯、每一個失語或多言,都會自然流向他所在的那片靜域,如潺潺之水終将入海。

大家或許以為主位才是中心,被殿上高懸的王旗與王座所迷惑,但真正的審局者,從來不在燈火之下。他選擇觀,便足以令衆獸顯出真态。

這不是缺席,而是身在其中、卻不落于任何人之眼。

無需宣示威權,也無須高坐殿上。

隻消這一層簾幕,便足以隔出尊卑與遠近。

有時靜立不語,便足以讓殿内諸人,各顯其形。

——此刻,他尚未現身。

——但這一場問訊,自始至終都未離他掌中。

有些眼睛,不需照見于燈下,也能映盡人心波動。

-

這時,帳外鈴聲一響,侍從來報:「王廷左臣入帳。」

梁忍眼神微斂,緩聲低語:

「都打起精神吧。這第一場問訊,不是問你們做了什麼,而是看你們——誰像是能為王廷所用。」

帳簾自外被揭開,朝光灑入,一道身影踏入帳内。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