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兩銀子夠在縣裡買個座宅子了,有了王家姐夫,虎哥兒還讀什麼書,去鋪子裡當個掌櫃,舒舒服服。
葉國平也重男輕女,但更要臉面,猶豫了下還是站在了他爹一邊:
“閨女嫁人不是小事,我們家也不是為了銀子,将閨女往火坑裡推的人,還是打聽好了再說。”
媒人再三勸說,還是沒管用,遺憾告退。
五十兩銀子白白飛走了,小趙氏隻覺得天塌了。
“青丫頭是我閨女,我又不會害了她,她的婚事我們二房自己做主,我覺得王家挺好的。”
小趙氏語氣很是沖,“爹娘您偏心大房三房就算了,是不是看不慣我們二房發達,幹嘛給媒人拒了。”
小趙氏氣哄哄走了,徒留老兩口氣得發抖。
葉青拎得清,給老兩口端茶倒水,直言,“我相信爺奶。”
知道王家盯上葉青,葉昭還是聽小趙氏說的。
小趙氏想讓葉昭勸勸老兩口别等了,難得恭維道:
“要不是昭哥兒出息在縣學讀書,王家也不會看上青丫頭,都是縣學的人,要是不好還能瞞過昭哥兒?”
葉昭夾菜的手一頓,“哪個王家?”
莫不是韓教谕狠狠拒絕的王家。
小趙氏下一刻就印證了葉昭的猜測。
真是同一個王家。
雖然有些自戀,但葉昭知道自己在韓師心裡的地位。
偏偏葉昭不好說王家是别有所圖。
若讓家裡人知道王家是看重韓教谕的關系,小趙氏隻會更鬧騰着要将閨女嫁過去。
“王家有什麼不好?”
葉滿倉一直關注着小孫子,眼尖一下子發覺不對。
葉昭收斂了表情,“王家大公子跟我關系不好,應該不是看在我的面子。”
葉青的臉白了一瞬。
她不傻。
葉家最有出息的就是昭哥兒,王家要不是看在昭哥兒的面子上……
“我托人問問吧。”葉昭不抱希望道。
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不理智。
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王福佑不是好人,他的庶弟也很難出淤泥而不染。
小趙氏還是不死心,這可是五十兩銀子。
“沒準王家就是大氣,不在意這些亂七八糟的,看上青丫頭漂亮了。”
她又換了種話術。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小趙氏覺得自己能做主。
葉滿倉不好管兒媳,看了眼二兒子。
“昭哥兒,你還是多打聽一下,好端端的王家提親,我們心也提着。”
葉國平心裡想着八成是有問題,但還是有微妙的希望。
葉昭自是點點頭。
一向怼人的葉國晏也不嘲笑二哥異想天開,“我在縣裡認識人多,也幫你打聽打聽。”
王家不是什麼高門大戶,規矩不嚴,消息不難打聽。
葉國晏還是書坊跑堂的,三教九流都認識人,多少知道些王家的事。
出乎意料的是,王家大公子王福佑嚣張得很,因廪生被免脾氣暴躁,時常對小厮拳打腳踢,但王家二公子王福保卻是難得的和善人。
“王福保随了王家人,沒王福佑胖,也不瘦的,有福氣。”
“脾氣倒不像,平時都沒見他跟人紅過臉。”
“王家佃戶掌櫃都誇他仁義,佃戶家裡困難他也願意寬限。”
“據說他大哥打人,都是他給小厮找大夫賠償。”
“那還真是歹竹出好筍了,王老爺也不是好人。”
王福保的風評如此好,葉國晏的警惕心不減反增,連忙追問:“王老爺咋了?”
“前朝那個大太監季公公有個幹兒子,王老爺原來是給那幹兒子當狗腿子搜刮銀子。”
“前朝沒了,王老爺将自己妹子送給了朝廷裡一個将軍,倒是撇得幹幹淨淨。他一個外鄉人買了那些田,銀子從哪來的?”
“要不是做虧心事太多,生不出兒子,你且看王老爺有多嚣張。”
說這話的人,他娘在王家廚房幫工。
要不是王老爺和王福佑不是東西,他娘早給他弄進去幹活了。
王家不清白,然而王福保出生時,王老爺早就金盆洗手了,說到底與他無關。
葉國晏深知這理由可說服不了二嫂。
倒是葉昭先一步尋到端倪,抓住了王家的小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