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綜】決戰東宮之巅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陰霾籠罩着勝州城,灰燼和炭粒摻雜在空氣裡,高大的城牆似乎要被厚厚的雲層壓倒,搖搖欲墜,城内曾經鱗次栉比的房屋隻剩斷壁殘垣如墓碑沉默,城外已連起數百行灰褐色的軍帳。

都知兵馬使鄧庚正帶着醫曹參軍盧陵、都虞候杜淳和十數兵士在城防處巡察,卻見不遠處都知副兵馬使孫延疾步走來,盔頂紅纓飄搖,他聲音洪亮:“老鄧!”

停下腳步,鄧庚望過去,他提高了音量,道:“你的親衛兵呢?這麼又讓你一個人?”

孫延皮膚黝黑,方正臉,四十來歲的人看起來倒像五十歲,唯有一雙眼犀利如鷹,他走到三人身旁,咧嘴一笑,道:“習慣了!這麼多事要忙,與其讓他們攆我的腳,還不如去幫着幹活!”

“忙不忙你都躲親衛兵跟躲債主一樣!”鄧庚的音量不變,笑道:“找我什麼事?”

孫延道:“甄甫的親兵來報,說在金河縣看到了金吾衛的人,大概二十号人,和一輛馬車,左金吾衛的中郎将帶隊先護送着新刺史和判官典吏,還有幾十号人在後百餘裡護送從隔壁幾個州調來的長史、縣尉。”

鄧庚愕而後笑,看向盧陵、杜淳兩人,“這倒是稀奇。”

盧陵淡淡道:“金吾衛除了剛從長安出來的第一天還快些,之後……”他冷笑一聲,道:“進了關内道更是日日‘察訪民情’,樂不思蜀。這麼明顯的拖延總得先派個人遮掩一二。選得倒是好,該來的不來,讓刺史先來,生怕我們也趁勝州剛剛收複私占土地。”

杜淳看孫延眼神有幾分迷惑,又看鄧庚沒阻止,也提高了嗓門,道:“是啊,總得讓刺史先來,不知是哪個倒黴鬼被推出來,同僚在享受,他隻能天天趕路,好在這時節沒那麼冷了!”

孫延哈哈一笑,道:“跟八百裡加急一樣連趕了十幾天,不知道這幾個金吾衛嬌嫩的屁股蛋是不是裂成幾瓣了!”

幾人和十數兵士都大笑,一親衛兵對鄧庚道:“都知!甄糧曹他們在的金河縣離這也就二十裡!帶咱們一起去看看這長安來的嬌兵呗!”

鄧庚笑罵,“這次來的金吾衛大都是貴族高官的子弟,你們也都是到過南衙諸衛上番的,沒準還有你們都老熟人!給我收斂些,别丢了咱們朔方軍的臉!”

衆人應聲,一人大聲道:“聽到了嗎!我們可别吓到這些長安的貴公子們!”

鄧庚笑,又對親衛兵道:“去告訴洪校尉,金吾衛帶着新刺史來了,請他給他們安排住處。”

盧陵溫吞道:“刺史府還在修繕,都是大将軍的親衛兵在,我看,不能委屈了新刺史。”

孫延沒聽清,奇怪地看了盧陵一眼,肯定他是故意的,明知道自己因為舊傷耳朵聽不清,那就是怕他聽了這話說出什麼不該說的,他扯了扯嘴角,倒是也不在意。

杜淳道:“盧醫曹說得有理,何況要接風洗塵,在滿是塵土的破屋怎麼行,我看,城南那就有一處好宅子,雕梁畫棟,五進的大院子呐,竟也沒被毀掉。”

刺史姓林,且不是士族,沒人怕得罪他。

勝州過去還算是個中州,現在嘛,能被派來這百廢待興的勝州城當刺史的,能有什麼背景?

至多是來給軍中打算分一杯羹的人添堵的。

早有識眼色的去牽了馬來,一行人從城門口沿官道向金河縣方向行了半裡,便聽一陣嘈雜的馬蹄聲滾如悶雷,而後煙塵滾滾中,一齊穿着深色戎服的兵士策馬而來,到了近前些,鄧庚等人才看到煙塵中的一輛馬車。

孫延大聲道:“比咱們想得還快些!又沒有軍情,他們從金河縣到這大可以慢些嘛!這領隊的小子是急着見情人嗎!”

杜淳笑道:“就算真有軍情,他們二十号能抵什麼用!”

鄧庚擡手止住幾人的笑鬧,但止不住他們眼中的傲然與不屑。

為首的是個年輕小将,身高八尺,寬肩窄腰,相貌堂堂,他勒馬而下,擡手行了個禮,“在下左金吾衛中郎将裴照見過鄧都知。”

他腰間系帶上有一塊橢圓形銅制腰牌,邊緣是瑞獸白虎的雕花,白虎的眼睛還嵌着寶石,比一般金吾衛的更加華貴。

鄧庚聽過這位和河東裴氏的少年英才的名頭,如果說忠王世子李酽是二皇子最忠實的擁趸,那麼左金吾衛中郎将裴照就是五皇子最忠誠的擁趸。

洪校尉将消息告訴趙瑟瑟時,四人已吃完午食,司空摘星看到士兵在修繕屋頂,便仗着輕功好,幫起忙來。

李銀月挂了六扇門的職,運送藥材是要緊,但這次來更重要的是調查雲州一勢力極大的石家,邬堡石家,還有另兩名六扇門的已先去了,她使了些錢财,便離了隊,不過至多下午便要離開。

此時聽到這個消息,她思索片刻,道:“是那個也被牽扯到金鵬王朝的裴氏子裴照?聽說月前因失職被降了半級,保留中郎将的職位。左金吾衛被派來支援後,這半級又被提了回來,還多加了封了臨時的從三品上的雲麾将軍。”

品春眨眨眼,“這麼算來,反倒是升官了?”

趙瑟瑟點頭,“他是河東裴氏的人。”

李銀月沉吟,道:“士族的人……我記得太宗在位時,倒和士族有些矛盾。”

趙瑟瑟看她,笑:“你怎麼也對這個感興趣?”

李銀月道:“既然卷入了是非中,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二皇子的生母杜良妃出自京兆杜氏,自從女兒朝雲公主被帝王和親到東巴,卻被東巴王在逃亡路上當作威脅,最終被豊朝軍士的亂箭射死後,這位杜良妃就似乎失了寵。

趙瑟瑟隻說了四個字,“潛相聘娶。”

四個字,便是士族對于太宗一朝不許相互通婚的态度,現在更是明目張膽起來,至于重修《氏族志》更是隔靴搔癢,扶持新貴族倒是有些用,但……

“但就算朝廷貶抑,大多數人依舊以和士族通婚……準确地說,以和舊士族通婚為榮。”趙瑟瑟道:“其實當今,一開始也是試圖貶抑士族的。”

司空摘星捉蚯蚓是個好手,修屋頂也是個好手,樂呵呵的接受了士兵的道謝——他們叫他王二,朝她們三人走來,聽到趙瑟瑟的話,當即想到了一個人,“顧如晦。”

李銀月如今二十六歲,如今年邁的帝王剛登基時,她也才兩歲,她父親李甲不會刻意去關注朝廷的事,但那幾年的動蕩實在是深刻,偶爾也會和她說上兩句。

初登基而立之年的帝王,銳意進取,多用寒門,比如一度寵冠後宮的顧淑妃的哥哥顧如晦,比如同樣在通敵案中被滿門抄斬的陳家。

她神色複雜,“通敵叛國,滿門抄斬。”

“不如說是新舊之争。”趙瑟瑟聲音很輕,幾不可聞,她看着到更遠處修繕屋子的士兵,越過垂花門,看向遠處,道:“天通3年,北突厥、西丹蚩屢屢犯邊,嶺南道叛亂、河南道烽煙起,京畿道大旱,對于士族而言,是天賜良機。”

李銀月皺眉,“所以陛下必須要求取士族的支持?可當時的顧家軍百戰百勝,陳……家的那位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趙瑟瑟輕笑,眼中帶着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思緒,道:“陛下一開始也不曾妥協,可,被陛下一手扶持起來的高家是文官,根基也淺,而行軍作戰不是隻靠作戰的将士就可以勝利的,士族能做文章的地方太多了,這麼多和他們聯姻的官員,你說,陛下是保自己還是保顧家?”

答案是,天通3年,高家家主死了,嫡次子高于明成為新家主,同年,高于明妻子難産,母子俱亡,三個月後,便迎娶了清河崔氏女。而後,顧将軍曾經的手下被指叛變,戰場之上被自己人處死,顧氏女入宮,封淑妃,恩寵萬千。

天通4年,通敵的火燒到了陳家,陳家被滿門抄斬,而後顧淑妃難産而死,顧将軍通敵的證據擺在禦案上,還有政事堂加蓋“中書門下之印”的處理建議,正月十八,顧家俱被處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