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壁球自學之路 > 第25章 接發球和動态視力

第25章 接發球和動态視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自從決定了從James Willstrop的發球學起,安雲山索性搜了很多James Willstrop的比賽視頻,但一般的比賽集錦中發球的鏡頭本來就少,現場直播的導演也不太會給到很多合适的鏡頭角度,所以倒是花了不少時間,安雲山才找到幾個整場比賽的視頻,一場比賽一個多小時,裡面至少有一半的球都是James Willstrop發的。

安雲山看這些整場比賽視頻時,看到精彩的發球,不時會停下來,倒退幾秒鐘重播,果然和剛才David Pearson說的一樣,James Willstrop的發球質量非常穩定,球路和力量恰到好處。不過安雲山也考慮到發球的準确度,James Willstrop一米九二的身高,自己的發球位置肯定要相應調節。

另外重要的就是對手如何打回接發球,比賽一開始,大多選手不急于進攻,大體上就分兩種,一種是直接截擊直線球或者斜線球,把球打向後牆角,另一種是等球落地後,用手腕力量直接回出一個高吊球,或者僅打出一個有點斜的直線球,速度并不算快,畢竟如果打出一個不好側牆球,就可能變得被動。

看完一局比賽,安雲山發現James Willstrop的接發球也很有意思,在比賽前期,他更多的是用直線球截擊球來接發,每個球都很準貼着側牆飛回自己身後的後牆角;但到了下半場後,他更多使用斜線球來接發球,把球直接打向對手的身後的後牆角。安雲山略一思考,想來是随着比賽,James Willstrop的體力和精力也随之下降,如果截擊球不直,對手就可以直接從T位進攻,自己就失去T位被困在另一側;但斜線球對精度要求不高,隻要大力些擊球,球的速度快一些,對手就無法截擊了。

整場比賽非常精彩,特别是第三局,兩個人打到了32比30才分出勝負。這對于11分制的壁球比賽來說,這不僅僅是打了三、四局球,體力的消耗更是指數級上升。安雲山曾經和Clark最多打到了22比20,Clark這麼體能好的人都累得夠嗆。可惜到了第五局9比8時James Willstrop救球時受傷,不能完成比賽。

安雲山看完整場視頻,站起來活動了下身體,給水杯倒滿水,回憶了一下剛才視頻所有的接發球。除了大部分是直線和斜線接發球打到後場,也打出了其他兩種接發球,一種是直接直線放前場小球,雖然都被對手接起來了,但确實可以在開始省點力氣;另一種是直接斜線打前場Nick,而且往往球速很快,就算球沒有很低的滾出來,對手面對高速球,也大多直接打向後場,并不吃虧。

“所以總歸就是打向四個角落。”安雲山把這句話記了下來,接着寫下了下次的練習計劃:接發球把球輪流打向四個角落,試一試他們的不同效果,直線小球要輕,斜線Nick要快,後場直線貼牆要準,後場斜線要力氣大。想了想,安雲山又加了一條:高吊截擊接發球,把球同樣再次高吊回去讓對方接。這個在視頻裡也看到過幾次,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打法選擇,有點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味道。

從數量上來說,自然是後場球更多,中間突然打個前場小球可以起到奇效,當然也要考慮到發球的球速和高度。想到球速,安雲山不由得尬笑了一下,自己的截擊球一直是自己的弱項,對于半空中的東西,自己的目光定位很差,更不要說高速的情況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