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又不是瘋子,會沒有緣由的用《詩經》中的話構陷官員。
隻是,康熙皇帝心裡還得說一聲,老四這事兒幹的太蠢了。
皇帝再一次堅定了内心的想法,胤禛這個兒子,做個賢王直臣很好,做皇帝還是算了。從這件事上看,上位者辦事和臣子辦事是完全不一樣的。
此時,一衆皇子也察覺到了此案的蹊跷。
但怎麼說呢?
覺得雍正帝這手蠢的倒是真沒幾個,大多數皇子還覺得胤禛的手段還算不錯。
胤禛本人也是這樣認為的,面對敵人,鏟除不聽話的官僚的手段不重要,結果達成了就行。
從雍正帝的角度看,鏟除不聽話的臣子,防止官員結黨營私,這做法有什麼不對?
非黑即白,性格較真的胤禛并不覺得雍正帝有錯。可想起漢臣們的态度,再想起浙江省,胤禛的臉色難免不好。
而胤禟哪怕看懂了胤禛此舉的背後意義,也不妨礙他繼續唱衰老四:“這下好了,老四直接自絕于浙江學子。”
如此種種,不一而論,一句簡短的概括,不過時,動畫小人再次上演。
【文字獄的荒謬在于數千年的《詩經》可以反清,更在于進步的科學言論遭到禁锢。】
{思維存于心,還是存于腦呢?
動畫版的人體解剖示意圖的心和腦,倒并不怎麼可怕。尤其是帶着嘴巴眼睛的心和腦。
心:這還要猶豫嗎?說人聰明怎麼形容,要說心較比幹多一竅。所以,猶豫什麼,當然是心了。心主神明,幾千年的老祖宗就說了,思維靠心。
腦:你不要誤導人,去竊取我的功勞。明明大腦才是控制思維的器官,你不要人雲亦雲,要講科學。你一個管供血的,跟思維有什麼關系?}
這兩個拟人化的器官一出,天幕談及的是什麼案件顯而易見。不出意外的話,天幕要提及的是發生在康熙二十年的朱方旦案。
聽到這裡,皇帝本人的眉頭不禁蹙了起來。
思維由心生,有什麼問題嗎?
有什麼問題?
問題大了,随便問個上過幾年學的現代人,心和腦誰控制思維,沒有人會對此糾結,也幾乎不會有人答錯答案。
什麼時候思維存在心中了?這不是荒謬嗎?
但古人卻不知道。
哪怕康熙帝重文興教,熱愛科學,哪怕皇帝曾向來華的傳教士虛心學習代數、幾何、天文、醫學等方面的知識,并頗有著述,也不妨礙他認為思維存在于心中。
對于康熙二十年發生的朱方旦案,弘暄是全然陌生的。畢竟,比起提及的詩詞類誣陷案件,這起由醫學進步帶來的文字獄被提及的寥寥。而醫學在大清又不是什麼高貴行當,又過了四十年之久,他不清楚才是正常。
弘暄不清楚,不代表胤礽不清楚。
胤礽詫異:“不會朱方旦案,汗阿瑪判錯了吧?”頓了頓,他又道:“難不成思維由腦控?”
弘暄瞳孔一瞬間放大:“……”
不是,你們不會認為思維由心控吧?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弘暄差點罵出聲來,将科學打成僞科學這種事情,很好,這很大清。
{朱方旦,湖北人,自稱‘二眉道人’。說話間,一個惟妙惟肖的醫者小人躍然畫面中。
朱方旦是個名醫。因其多才,醫術高超,在當時很有名氣。大大的醫館,絡繹不絕的求醫之人,不斷對朱方旦拜謝的各色動畫小人,更是論證了這一點。
藝醫術高超,于是著作了兩本書。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補說》和《中質秘錄》。并且因為他醫術高超,時人都很追捧他的論述。
這兩部書都流傳一時,書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朱方旦提出了腦是人的思考器官。
朱方旦的動畫小人問道:“古号為聖賢者,安知中道?中道在我山根之上,兩眉之間。”
所謂‘中道’,指的是人的意念、記憶,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意識。這句話的意思是他認為,意識是在腦子裡面的,意念存在于腦。
但這和人們一直以來的認知是相違背的,哪怕朱方旦醫術高超,他領先時代的科學言論也會遭到駁斥。
康熙二十年,翰林院編修王鴻緒跳出來攻擊朱方旦。
隻見一個清朝官僚的動畫小人跳了出來。
他說:“朱方旦這是詭立邪說,妄言休咎,煽惑愚民,誣罔悖逆。”
并認定朱方旦犯有罔上,逆聖,惑民三大罪行。他奏請康熙帝按大清法律嚴處朱方旦。
不光如此還有一幫滿漢大學士也跟着煽風點火。大學士明珠還強烈要求:“凡是收藏朱方旦書籍的人,也要嚴懲不貸。 ”}
王鴻緒是誰?明珠又是誰?朱方旦到這裡,對于朱方旦的下場可想而知。
弘暄隻是覺得可惜和不忿——
同樣是科學思想進步,同樣遭到打壓,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等衆人皆知,而東方的朱方旦卻幾無人知。
這樣岑參的對比,帶給弘暄的感觸極深。
在這一刻,弘暄的眼神锃亮,他再也不想仰望天幕中的昭武帝,而是想要成為乃至超越天幕中的昭武帝。
他想,昭武帝能做到,他也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