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看起來是極為寵愛這個弟弟的,也不多責怪他的無理,隻說:“開拔在即,可有做好下一步的準備?”
他的意思就是沒事就别在這待着了,孫權是個極會看人眼色的人,知道兄長大概是不喜歡自己在此時打擾,所以也就離開了。
喬婉倒是對孫權很感興趣,眼前的少年未來可是孫吳的開國皇帝,統治江東五十年,絕非一般之人。
更重要的是,孫策死後,極有可能把家眷都托付給了孫權。換句話來說,自己的自由之路可能還要仰仗孫權。喬婉覺得與孫權搞好關系,很是必要。
打發走孫權,孫策道:“不久之後,便是婚期。現下是征戰時期,那些三書六禮隻能簡化。”
喬婉半天才應了聲:“哦。”
喬婉倒是也不在意那些什麼禮節,實在是她對于結婚毫無實感。對于自己要嫁的這個人,甚至也并不了解。
“若是你覺得委屈,”孫策頓了頓,“将來......”
他的話并未說完,喬婉也并未放在心上,但是也知他的好意。
哪怕現下并不适合辦婚禮,但把大婚放在皖城,能讓喬父和小喬參加,也是大概為了圓了她的願望。
喬婉覺得孫策這人做事确實體貼,哪怕是對一個出于政治原因而娶的妻子都能如此盡心。
曆史上并未明确孫策是否有正妻,所以後世時常有人争論大喬是否為妾。畢竟孫策今年已經二十五歲,古代在此年紀,不娶妻的實在是罕見。但今日孫策所提到的“三書六禮”,均是娶正妻的流程。
喬婉隻覺得心裡輕松不少,畢竟自己還是個現代人,萬一自己是妾,将來還要與他的妻子共同生活,那對她真的是種折磨。
話還未說完,便有人來尋他:“将軍,中郎将邀您趕緊回去。”
孫策對她道:“我知你也不想被束縛,便不派人送你回去,但你路上小心。”
喬婉在回家的路上,還在想今日孫策所說的話,她左思右想,回憶着自己是否回答有誤,或者是否有在無意間惹他不快。
喬甯看着姐姐回來,迫不及待的問:“姐姐,到底如何?”
喬婉覺得小喬簡直就像是現代女性,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愛意,還能勇敢追愛。
實在很像是大女人!
喬婉裝作不高興,嗔怪道:“我出去那麼久,還沒喝上一口水,便被你圍着問結果如何......”
喬甯拉着喬婉的衣袖撒嬌,一定要她先給個答案:“姐姐,你就别逗我了,我一直都坐立不安......”
喬婉問她:“若對方不應,你該如何?”
“沒辦法,”喬甯老老實實的回答:“但是,我會繼續努力。”
喬婉暗歎,都說周瑜與小喬在婚後感情甚笃,看來委實沒有騙人。
她忽而笑道:“我何時曾讓你失望了?”
“姐姐你對我真好!”喬甯欣喜,甚至開始計劃下一步:“我要是能與姐姐一同出嫁,那該多好......”
喬婉微笑:“是啊,那該多好。”
每條路都通向一個固定的結局,身在此路上的人,避無可避,逃無可逃。
當喬婉向喬承澤說及此事結局之時,喬承澤道:“如此,甚好。”
他在暗中安慰自己,至少有一女是嫁與心儀之人。可是喬承澤心裡清楚,到底是苦了喬婉。
喬婉為了小喬之事費了很多心力,自己卻毫無選擇。
喬婉不知父親内心的複雜,隻覺得這幾日雖然反反複複,但最終也算遂了喬甯之願。一旦放下心事,喬婉隻覺得輕松,連飯都多了幾口。
沒幾日,喬承澤就正式與周瑜見了面。
他們在言談之間,自然極為投緣。喬承澤不得不承認,傳聞果然無誤,東吳人才輩出,周瑜此人胸懷大志,亦是奇人。
當喬婉和喬甯看到周瑜從書房内出來之時,喬甯一見到他,便是一副小女兒神情,臉也紅了半個,如同那日的晚霞一般。
身邊的喬婉也對他微笑。
“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