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亂針繡出個太子夫君 > 第3章 第三章 古人如何找工作

第3章 第三章 古人如何找工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舒巧巧跟随着孫婆婆進入到店鋪内,跨過門檻居然是更加黑暗的裡間。

一扇小窗開在壁上,能透進來的光線卻微乎其微。

裡間不大,空間隻夠同時容納兩幅大繡作。此刻就擺着一幅繡到一半的作品。

一燈螢火在小碗中劈啪作響,幽幽的火光下舒巧巧看清了案前那幅約五尺長的繡作,繡了一半的仙鶴昂揚着腦袋,寬大的翼膀騰空作飛,未繡下的下半部分反倒像流光飛撒,騰升出一片仙氣。即使在如此幽黑的環境之下,這幅繡作仍然像自帶打光一般熠熠生輝。

舒巧巧推測這應當出自孫婆婆之手。隻是如此黑暗的裡間,如此微弱的燈光,以及孫婆婆患有眼疾的雙眼這三重惡劣條件之下,到底是如何獨自繡出這繡作的?

孫婆婆指了指角落處尚未搭起來的繡繃,“你用那布料試着繡一幅蝴蝶戲花圖。”

舒巧巧愣了愣:“是否有顔色要求?蝴蝶和花需要哪一種?”

“無論使用何種針法,何種絲線,隻要有花,有蝴蝶,就符合要求。”

居然開題開得這麼大。

“那時間呢?”

“繡娘看着辦便好。”

舒巧巧默了默,邊搭建這傳統的繡繃,邊思量着該選用何種繡法。如若選用了自己最擅長的亂針繡,孫婆婆并未接觸過此種繡法,且大概率會是以觸摸感知是否繡得得當,那亂針繡就極大可能不會獲得青睐。

但如若使用較為傳統的刺繡手法,未必百分百能在前十幾個繡娘當中脫穎而出。

舒巧巧瞥了眼繼續坐在繡繃前的孫婆婆,佝偻着身子邊摸索邊進針,已經磨合出默契的針線在短時間的重新适應後,便自如地在繡布上翻飛。

舒巧巧看到那摸索的動作,突然就想到了盲文。那如果在傳統的針法之外再加一個盤金繡作輪廓,從而增加繡作的凹凸感呢?她翻找着牆邊有序一字排開的繡線,在角落處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金線。

她快速在繃好的繡布之上勾出大概的線稿,便果斷開始下針。按照傳統的刺繡,如果要讓繡作更加細膩,她理應要将手中的繡線劈絲分線,但無奈她現在指尖的傷口太過于明顯,稍微觸碰到絲線都能将線勾得炸開。于是隻能用針代替指尖,稍微将線劈成四份,即使不那麼細膩,但隻要繡的過程中将線排得更貼切一些,倒也不至于摸起來格外不平複。

飛騰的蝴蝶展翅半空,柔弱輕盈的翅膀扇動,舒巧巧選用了最不會出錯的藍黑色線,藍色作漸變走向,黑色為固定色塊,間或在翅膀中間繡下銀絲,充當自然的光線折射,更顯蝴蝶動态十足。

花的種類亦未作要求,舒巧巧線稿已定下與金線最不相沖的牡丹花。牡丹乃為花中富貴之存在,既能與蝴蝶映襯,亦能包容金線,使得盤金繡的繡線不突兀。

牡丹花瓣用套針法繡下,作粉白或黃白漸變。再在花瓣外圍繡下兩至三圈的盤金繡,為相呼應,蝴蝶的身體亦有半側繡下一圈盤金繡,并不明顯但相得益彰。

隻是舒巧巧還在用套針繡牡丹花瓣之時,那大嬸走了進來裡間。她一看舒巧巧這中規中矩的繡作便嗤笑一聲:“早說了這人是不可能入得了你眼的,跟前面那十幾個繡娘大差不差就算了,居然還用這麼粗的線來繡。劈絲分線難道不是繡娘的基本功嗎?這都不會還敢來孫繡莊。”

舒巧巧并未發一言,隻沉默地繡着手中的繡作。隻是那大嬸站定在她身側許久,似乎并沒有離開之意。她終于忍無可忍擡頭說道:“請問可以稍微讓一讓嗎?你擋着我的光了。”

裡間本就逼仄,光線還不充足。對于習慣了白熾燈照明的她來說,能借着這一燈螢火和小窗透出來的一點天光順利作繡,已經是很了不起之事了。這大嬸還直接杵在那擋住了小窗的天光……

“你!我還沒說你浪費我們的絲線呢!這可是上好的蠶絲線!上好的綢緞!還罵我擋光,豈有此理!”大嬸罵罵咧咧甩袖走出裡間。

舒巧巧内心毫無波瀾地繼續伏身作繡。牡丹的花瓣順利繡完,便開始繞上金線。将絲線固定好,進針後絲線留有一定空間,将金線穿于絲線形成的小圈中,再拉緊絲線,将金線鎖定其中,再在相隔幾厘米處出針,重複以上動作,直到所有花瓣輪廓都被金線包裹。

直至最後一針收好,舒巧巧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她扭了扭幾乎僵硬的脖頸,才發現孫婆婆早已不在繡繃前了。

她起身湊近那繡作,仙鶴此刻隻差雙足未能繡下,其餘羽翼已在孫婆婆手下變得豐滿,輕盈的毛流感配合騰空的姿勢,那可謂渾然天成,栩栩如生,躍然繡布之上。

縱使舒巧巧蟬聯了二十九屆全球刺繡大賽冠軍,她仍然驚歎于孫婆婆手藝的細膩。如若孫婆婆和她生于一個年代,還真不好說到底誰能奪下桂冠。

“可是繡好了?”孫婆婆攙扶着門框步步走近。

“是的,剛完成。還請孫婆婆品鑒。”

“品鑒說不上。”孫婆婆坐在她的繡繃之前,雙手同時覆在繡布上下,細細地摩挲過那花瓣紋理。

舒巧巧内心有瞬間的慌亂,雖自己也預設一二孫婆婆可能會連背面的絲線走向也檢查,自己也極其小心兩全其美,隻是當她看到孫婆婆的動作之時,還是會有被老師突然抽查到沒寫好的作業時的汗流浃背感。

“繡的可是牡丹?”

“是的。隻使用了一種針法繡下。”

“很聰明,會使用盤金繡作輪廓。可是曾經有人在這方面指點過一二?”

“非也,隻是方才見孫婆婆伏于繡布之上,用指尖感知絲線,便突有靈感可以盤金繡增加整幅繡作的凹凸立體感。”

“很有靈根,隻是為何沒能劈絲分線?”

“隻因小女子為尋一份生存,四處奔走,如此冰天雪地,手指早已凍出裂口,便無法再細緻分線。”

“平日能将一份絲線分為多少?”

“指尖無異的情況下至少能一分為八,曾也分出過三十二。”

“勉強及格吧。”

舒巧巧愕然,分到三十二才勉強及格?!

“那……這繡作孫婆婆可還滿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