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巧巧安撫解圍着:“進繡莊學習之初手下難定輕重,有過錯是人之常情。郝繡娘如今熟能生巧,甚至能教受與我其中技巧,都是郝繡娘認真習得而來,應當以此而驕傲。”她看了眼窗外逐漸暗下來的天色,頓了頓才接着說道,“今日我便隻熟悉黃蠟勾線方法,嘗試畫出我想要的繡作,明日再學習其他兩種,郝繡娘意下如何?”
府上繡娘每日形色匆忙,任務繁重,舒巧巧自是不好耽誤郝笙太多時間。
“奴婢聽從巧繡娘安排便好。”
舒巧巧借下黃蠟和銅制蠟刀,在繡布上嘗試性繪下腦海中設想的文創圖案。
圓鈍的線條絲滑連合,誇張的比例和極緻簡化的線條凸顯稚趣,寫實的發髻及衣飾輪廓附着其間,一個可愛的孩童形象躍然繡布之上。
舒巧巧用燒熱的繡花針修改了幾道細微之處,幾近完美的文創初稿就此誕生。
設計圖稿描繪完成後便可将繡布繃起。
傳統的繡繃由繃軸、繃繩、繃闩和嵌條組成。兩片棉布縫于繡布兩側,嵌條将其鑲進繃軸凹槽中加以固定,卷于繃軸之上。繃闩穿入繃軸之中将繡布拉緊,棉線在繡布邊緣縫出十字交叉後穿行拉至兩側,徹底将繡布繃緊于繃架之上。
指尖輕敲繡布有明顯彈響,則為繃緊。但繃緊程度應當視布料習性而定。正如舒巧巧現在手中的布料,屬軟緞類布料,質地柔軟有彈性,需在繡布之下再加墊一層襯布。
她本不想用如此精細的布料作文創初稿,但府上棉布隻剛好夠上繡繃,郝繡娘也找不到比這更便宜的綢布了。
郝繡娘看見這有些新穎的圖案,不禁問道:“巧繡娘這做的是何物?為何看上去如此……怪異?”
“這是代表果雲鎮的Q版文創形象。”
“秋版是什麼?文創又是……”
郝繡娘聽不懂舒巧巧嘴裡蹦出的這兩個陌生詞具體所指到底為何,又似是害怕叨擾着讓對方心煩,甚至都不敢大着聲問。
“這種看上去比較可愛的簡單線條人物便稱之為Q版,Q就是西語發音,是可愛的意思。文創就是文化創意,它可以是任何融合進當地文化所衍生出來的産品。”
郝繡娘有些半懂不懂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巧繡娘懂得真多。但巧繡娘所說的果雲鎮,可是南邊那個偏僻的破落小鎮?”
“确實是在南邊。”
舒巧巧隻能确認大概方位,但果雲鎮以外還有沒有這麼破落的小鎮,她就不得而知了。果雲鎮地理環境實則依山傍水,不算極差,隻是氣候條件并非四季如春,加之在柳相許上任之前,那地方官一直未能從實處出發,當地商業經濟沒能帶動起來,這才導緻本就貧瘠的交通更加閉塞,相較于其他的鎮縣便有些落後得明顯。
“果雲鎮風景十分怡人,郝繡娘若是空了想去那兒散心,可以到孫繡莊上找我,我帶繡娘四處觀光遊玩。”
“好呀。”
舒巧巧看着郝繡娘笑着應下,但她清楚對方也隻能作空頭支票。府邸之上雇傭的長期繡娘行動往往受限,不得随意出府。而就目前這情況來看,遂進似乎經常不在府上,府中繡娘能獲得外出的機會就更加稀少了。
“那奴婢就先回繡房了,巧繡娘若是需要找奴婢,讓丫鬟來傳喚一聲便好。”郝笙識相地不作過多打擾,退出了房間。
房間再次隻剩自己一人,舒巧巧看着繡繃上的圖案陷入沉思,相較于其他的繡法,緞面繡比較适用于這等可愛型的人物形象刺繡,隻是顔色搭配上如何能明顯地看出當屬果雲鎮的特色,舒巧巧還需再考究一番。
不知遂進這府上有沒有相關的山水及人物描繪典籍可以參考。
她披上鬥篷離開廂房,走往東側放置典籍書卷的房間。
遂進離開前并沒有限制舒巧巧的活動範圍,恒渡亦沒有阻止她的進出,隻是看見了便囑咐上一句:“此房間并無火牆,還請巧繡娘多添衣保暖,不要過久停留。”
偌大的房間放置着十幾個架子,每個架子都劃分出五、六層,房間内的書籍、竹簡多達上千本,有些竹簡的陳舊程度甚至是隻能在博物館看見。
靠近房門的書架上放置的全是兵法古籍,舒巧巧曾翻閱過一兩本,但纂書加上以文言文書寫的格式看得她頭疼不已,遂果斷放棄。
她抱着手爐走向房間深處,呼出的陣陣白霧在幽黑之中顯象非常。房間三面封閉,隻房門處透進天光,幽黑深處僅靠一燭燈火微弱地照明。壁上燃着的燭火無風自動,忽明忽暗,“噼啪”聲在安靜的室内明顯得有些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