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亂針繡出個太子夫君 > 第12章 第十二章 勾稿

第12章 第十二章 勾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刺繡講作“一畫二繡三修改”。因此在正式刺繡之前,繡娘需先将圖案拓印或描繪到繡布之上,一般分為樣本模闆拓印及手作繪下兩種。

舒巧巧先前在驿站及孫繡莊面對孫婆婆的考驗之時,所需繡作的圖案都早已在千遍萬遍練習當中爛熟于心,直接使用輪廓繡便能繡出想要的圖案;而繡制香囊時使用了模闆拓印,省時省力。但當下文創屬于新型創作類,隻能手作繪下後再考量着修改,難以一次成型。

舒巧巧并不知悉這個朝代會使用何種工具,隻能求助于恰好将衣物縫補好送來廂房的繡娘:“郝繡娘,府上是用何物在繡布之上繪下圖案?”

“巧繡娘可是要為刺繡大賽作準備?”

舒巧巧一愣:“大賽這麼短的時間之内,還需繡娘當場繪下圖案?”

“每年大賽不盡相同,但大抵都是需要繡娘根據詩詞歌賦自行繡出相應的繡作。”

舒巧巧沉默了好一陣,看來想要從大賽中脫穎而出,并非如二十一世紀那般輕松了。距離最初始的鎮級大賽還剩月餘時間,她還需要從零開始學習這個朝代的勾線手法,直至熟練不出錯的程度,時間上确實有些緊張。且勾線方法必定不止一種,她想到老師曾跟她強調過,不同布料之間脾性不一,刺繡手法亦需作相應調整,勾線方法應當也需注意這點。但如果能有一種方法能适用于絕大部分的绫羅綢緞,那就大大縮減了自己的學習成本,也為後續再作調整争取了空間。

“郝繡娘可知是否有一種可用于大多數綢布的描繪方法?”

郝笙搖了搖頭:“還需看巧繡娘使用何種布料,薄紗和緞面自然是不盡相同。”

“還請郝繡娘指點一二。”

“巧繡娘太客氣了,待我回繡房将工具取來。”郝笙對這個被公子突然帶回府上的繡娘頗有好感,兩人相處數日,對方從未因自己的特殊來處而擺過任何一點架子,甚至比府上一些丫鬟對待繡娘的态度還要謙卑恭敬。

“我随繡娘過去吧?”

“不可不可!”郝笙趕緊攔住舒巧巧,“冼太醫可吩咐過了,巧繡娘不可在寒雪天中太久。繡房遠在西廂,寒冷非常,若是巧繡娘再染上風寒,奴婢可擔當不起。”

見郝笙态度如此堅決,舒巧巧也隻好作罷,在廂房中乖乖等待着不添麻煩。

郝笙将有可能用到的工具都裝在籃子裡一并取來後,一一向舒巧巧介紹道:“府上衣飾繡作勾線最常用的便是黃蠟,其次為較複雜的淡墨和礬水混合勾線,還有所用甚少的銀針。”

黃蠟自是容易理解,蠟塊熔化後再用蠟刀刻畫在繡布之上,倒是不難學習操作。隻是對于第一次使用的舒巧巧來說,熔蠟的溫度就有些難以控制了。

蠟的溫度過高容易滲進綢布之中,後續難以去除幹淨;溫度過低,則還未刻畫完成便凝固難動,導緻稿線中斷。

“此等黃蠟需摻上松香才不易斷。巧繡娘在用黃蠟勾線前,可将綢布在米漿水中附一層輕漿,如此黃蠟才能更好着下。但黃蠟隻能用于較為清淺的布料,在深色布料上勾線會難以看清。”

舒巧巧學着郝笙将蠟塊放置在銅勺之中,隔着沸騰的水慢慢熔化,直至蠟塊熔化半數,才取離沸水,等待溫度稍微下降。

“我要如何判斷這蠟的溫度适宜?”

“可取出一點輕點在手背之處,感覺微燙而不刺痛便可開始刻畫。”

這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每個人對于疼痛的感受程度都不一緻,郝笙所感受到的微燙和舒巧巧所感受的微燙不盡相同,舒巧巧隻能盡量記着郝笙示範時所給予的感覺。

“這段綢布是前日替遂公子制衣後用剩下的,已經漿洗過了,巧繡娘可直接在上面刻畫一二試試。”

綢布已經被郝笙提前固定好,舒巧巧三指捏着蠟刀沾上蠟液,指尖細微地控制着蠟刀在綢布上遊走的力度。她仍然是選用最熟悉的牡丹花作練手,刻入骨髓的輪廓伴随蠟液自然流淌而出,尖細如針的銅制蠟刀使用起來就如平素使用硬筆一般順滑,速度均勻、壓力一緻。

“轉折之處還需提刀不斷蠟。”郝笙在一旁适時提醒着。

一朵牡丹花繪下,郝笙雙眼頓時發出亮光,嘴上毫不吝啬地誇贊道:“巧繡娘一點就通,當真天賦卓絕!”

“此前接觸過少許罷了。如若我要修改輪廓,應當如何做?”

“用燒熱的繡花針剔除便可。繡花針不可燒得過燙,否則會将綢布燙穿。”

舒巧巧擡頭看向郝笙,輕笑一聲打趣道:“看來郝繡娘此前燙穿過。”

被看穿的郝笙臉上頓時一熱,難為情地咳嗽一聲:“巧繡娘莫要取笑奴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