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城。
裕王收到從京城傳來,太子和李遲意帶着十萬大軍正在向自己所在方向行進的消息。
“哼,老子怕他們不來,”裕王眼中暈染狡詐,“這次,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不好了,”有西昭士兵來報,“宿州已失,大厲十萬軍隊已經往凱城出發,不日,便會到達晏城。”
裕王目露驚懼,這麼快?還以為凱城的兵力能抵擋三日,沒想到,不出三個時辰就被攻破了。
看來,他的計劃也得提前了。
北邊戰事了解,皇上下了恩令,準許士兵們回家過年,所以眼下京城駐守的軍隊并不多,現在又派了十萬人前往西昭,眼下京城還剩下右翼将軍麾下的五萬殘兵老将。還有徐海帶領的五千人。
“一切按計劃行事。”他對一旁的高就說,“你若能牽制住李遲意,等我殺了太子,來日登頂皇位,我就封你為下一任西昭王。”
高就也不是那麼好糊弄的,他抽了腰間彎刀,加碼道:“再加十座城池。”
“行,隻要你能殺了李遲意,别說十座城池,我給你十五座。”裕王拍桌許諾。
高就面上帶着陰險的笑,抱拳退下。他早就想會一會,傳聞中,戰無不勝的戰神将軍李遲意了。
另一邊,十萬大軍兵臨凱城城門之下,李遲意一身戎裝,騎着坐騎,從軍隊中走出來。
他微擡頭顱,對守城的西昭将士,用沉緩,但城樓上所有人都能聽到的聲音,說出四個字——“降者不殺。”
太子帶着三萬人,駐守宿州。他交代李遲意,西昭軍與蠻人不同,他們是大厲的子民,他知李遲意在戰場上殺起人來無所顧忌,所以特地提醒他,“能招降者,不可濫殺。”
可随着李遲意的話落,城門上的人無動于衷,甚至搭功挽箭,對準了他和身後的七萬大軍,做好了防禦的準備。
找死……李遲意目光逐漸冰冷,他勸過了,沒用,那就怪不得他了。
他微擡左掌,果斷揮下,發出了攻城信号。
随着他的一聲令下,身後的大軍狂聲怒吼着朝城門發起了進攻。
飛箭如雨般從城樓傾瀉而下,前方盾兵立馬舉盾蹲下,形成一道強有力的屏障,李遲意站在最前方,用手中的劍抵擋箭雨的吞噬。
三發箭放完之後,大厲軍隊瞬間發起了反攻,對方将領也開門迎敵。
數以萬計的士兵們從兩側沖鋒,如潮水般交融在一起,刀光劍影下,血肉橫飛,打得難舍難分。
大家都懂得擒賊要先擒王的道理,所以不少西昭君将李遲意團團圍攏起來,将他與其餘将士分散。
李遲意手起刀落,凡是近身者,皆被斬殺。來一人,殺一人,來兩人,殺一雙,一群人蜂擁而上,那便一起喪命,隻見他劍光所及之處,無人生還,而他卻毫發無損,目光如炬,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這讓近身而來的西昭将領心生膽怯,舉着刀的手微有遲鈍,戰場上,一旦露怯,那等待他的,就隻有死亡。
猶豫的瞬間,一柄長劍穿透他的胸膛,刺破他的心髒,将領的舉着的刀還未揮下,便命喪當場,從馬背上摔了下去。
李遲意割下他的頭顱,用劍尖挑起,舉起在兩方大軍之上,“我再說一句,降者,不殺。”
此話一出,不少西昭軍猶豫着,放下了手中的利劍,立馬有大厲士兵将劍繳獲。
随着越來越多人投降,這場戰鬥,很快便結束了。前後不過兩個時辰。就這,也已經比李遲意預想的要慢了許多。
李遲意帶人收拾殘局時,從後方趕來一支負傷小隊,他們是跟随太子駐守宿州的人。
李遲意目光一閃,心道不好,驅馬前去,“怎麼回事?”
領頭的人傷得不輕,說一句話就吐一口血,“我們被高就,帶人進城偷襲,太子現在被圍,圍困宿州,”說完他咽下最後一口氣,氣絕身亡了。
李遲意交代龐武留下收拾殘局,并繼續朝晏州出發,自己則帶人,前去營救太子。
龐武不知為何心中隐有不安,第一次違抗了李遲意的指令,說:“将軍,我陪你一起去吧。”
李遲意讓他聽從安排,自己則帶了幾十人的小隊,策馬離去。人越少,才越不易被發現。
等李遲意帶人趕到的時候,太子已經被高就帶人抓住,吊在了城門上。
李遲意帶人潛伏在夜色中的沙丘後,剛想趁守衛不備之時救下太子,卻見一道黑影出現在城門上,幹脆利落地解決掉看守太子的士兵,将太子從吊繩上解救下來。
借着月色一看,是軍師程潛,冒險救下了太子。
“太好了,太子已經被軍師救下,将軍,我們前去與他們會和吧。”
李遲意點點頭,正要帶人去接應兩人,卻見城樓上出現一個手拿彎刃的人影。
“程先生,我念你頗有才學在身,所以沒有殺你,并以禮相待,力勸你入我陣營,可你呢,就是這麼報答我的嗎?”
“不忠不義的叛徒,我程潛,絕不會與你這等小人共營。”
高就徹底被激怒,亮出手中彎刃,飛身下去與程潛厮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