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今年九十歲,這個年紀去世是喜喪,是以雖是辦喪事,氣氛卻并不是很悲切。
當地習俗,拿些碗筷回家,能沾沾高壽的喜氣。
其實已經有挺多人來讨了,何喜見着,姑姑宋陽他們給了不少出去,因為村子人都不認識她,再加上她一直在靈堂,所以沒有找到她這裡。
她尊重這個習俗,可她就是心裡不得勁,一時又沒了胃口。
石磊說:“劉嬸,這事你找她沒用,我估計她都不知道你要東西什麼意思,再說了,她多久沒回來了,碗在哪她都不知道。”
劉嬸當然知道應該找何喜她姑,可劉嬸跟她姑一向不對付,要不她也不能吃完了飯一直坐着,本來是琢磨怎麼跟她姑開口,結果沒想到看了場好戲,想着何喜也是家裡人,這才找何喜開口的。
石磊也明白,說:“我一會跟宋陽說聲。”
劉嬸點點頭,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石磊見她這樣,又給她夾菜,道:“至于嗎?回頭我拉你去集上兩元店買一箱子碗回來,挨家發兩個。”
何喜皺眉。
石磊道:“不過想沾沾喜氣罷了,難道你以為你姑從哪變出那麼多碗來的,都發了兩天了還沒發完,你以為你爺爺有那麼多碗?”
石磊沒忍住,還是道:“就你這樣還能上西川大,高分低能。”
何喜吃完了飯,也幫着去收桌子。
她和石磊這邊的一舉一動姑姑和王佳奈自然也都是看見了的。
這時候,桌子收拾完了,碗堆成小山,三個人坐在小馬紮上,一人前面一個盆,正在刷碗。
何喜坐在中間。
王佳奈是真高興,她問:“那個男孩子是誰啊?”
“高中同學。”
“長的挺好的,家庭怎麼樣啊?”
“一般。”
姑姑是真皺眉,這石磊是方圓十裡八村有名的帥小夥,追他的姑娘是一茬又一茬,他人長的好,嘴又甜,給那幫小姑娘哄的是一愣一愣的。
這麼多年,這幫姑娘不管跟石磊處沒處上,沒一個說他壞話的。
她家這個何喜,是個實心眼的孩子,可不能栽進去。
姑姑說:“石磊這孩子,辦點事倒是挺利索的,談戀愛可不行。”
何喜突然有點恍惚,今天不是爺爺葬禮的第二天嗎?為什麼大家哭過一場就放下了,開始讨論起她的終身大事了?
何喜聽見王佳奈問:“怎麼,家庭不行啊?這孩子做什麼的?”
何喜覺得她得把話題拉回來,她開口:“姑姑,明天誰摔盆啊?”
這話一出,兩個人都沉默了。
這裡的習俗是家中男性小輩摔盆,最合适的是何喜爸爸,不過誰也沒想到何志剛走在前頭了,旁支的早就斷道了,于是,現在沒有符合條件的男性了。
姑姑開口:“要不,讓宋陽來吧?”
何喜搖頭:“姑父能同意嗎?”
姑姑又低下了頭。
王佳奈說:“叫小歡上吧,志剛在時,小歡一直當他是親生父親,一口一個爸的叫,如今也應該讓他替他爸盡盡孝。”
姑姑張嘴:“這……這……”最終還是點了頭,她流着淚道:“是我們何家對不起你啊。”
王佳奈替她擦淚:“瞧你說的什麼話?老這麼外道,我和志剛是領了證的夫妻,哪有什麼對得起對不起的,我現在兒女雙全,有誰能比我有福氣!”
這天下午,李萍給她打電話說是到了村口,找不着是哪家,叫她出來接。
何喜沒想過媽媽會來,畢竟她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爸媽就離婚了,之後兩個人沒再見過。
何志剛喪禮的時候,李萍都沒去,爺爺的葬禮她居然肯來。
而且她沒跟李萍提過啊,接電話時,姑姑正在她旁邊,她問了姑姑,姑姑也說沒聯系過。
何喜實在不知道她怎麼聽到的消息,正要走去村口,遠遠瞧着石磊騎着輛摩托車過來。
車子看起來十分滄桑,何喜不由思考她和這輛車誰更老,石磊擦了擦車座,道:“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