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府,曹、郭騎着駿馬被仆從簇擁着。袁府修得恢弘壯麗,又有假山流水,奇花異草,令人賞心悅目,不覺身處亂世。
然而外面望去,一片破舊,揚塵蕩起。邺城漸漸安定下來,百姓敢出門,路兩旁的鋪子也開了。
雖如此荒涼破敗,郭柔仍看得目不轉睛,忽見一家鋪子挑出個缃色的幌子來,漾在空中飄蕩,寫着“特等綿紙”,旁邊又有挑出的白幌子,用濃墨寫着“上等油墨”。
兩間鋪前的仆從排着隊,綿延十數丈,又有仆從抱着紙張錦盒滿意而去。
郭柔猛地轉頭看向曹丕,隻見他微微點頭。郭柔靠近,問:“作價幾何?”
曹丕道:“五紙當一帛。”
郭柔聽了,搖頭道:“太貴了。”
曹丕用馬鞭指着幌子,道:“這是特等,你往前走,還有一等、二等、三等呢。”
郭柔驚了,歎道:“這位可真是人才。”說完,又問:“許都的紙張可夠用?”
曹丕笑道:“不夠,不過邺城的紙正在做。”
郭柔詫異地看向曹丕,曹丕下巴微微擡起,道:“糧食日結,絹帛月結,絕不拖欠。”
曹丕享受着女王震驚贊歎的目光,得意不已。兩人繼續往前,又見一家鋪子挑出粉色的幌子,裡面進進出出大多是女子,一股幽香飄來。
那是皂香。
再往前,又是新開的鋪子,幌子上寫着“極鮮海味”,見人不是很多,郭柔看了眼曹丕,道:“我進去看看。”
曹丕猶豫了下,下了馬,與郭柔帶着兩個侍從一起進鋪。管事見兩人衣着華麗,舉止不凡,忙迎上來,陪笑道:“貴人請。”
郭柔見櫃台後面擺着數個半人高的陶罐,蓋得嚴實,櫃台上擺着幹的鮑魚、瑤柱、蝦、鱿魚、海參、海帶等海味以及半玉碗的極鮮粉。
管事引着二人上了樓,請坐奉水,郭柔問:“街上新開的鋪子中,就你家的人不如别家多。”
管事滿臉堆笑說:“山珍海味并非人人吃得起,自然人少些。貴人想要什麼,但說來,明碼标價,童叟無欺。”
郭柔道:“一樣來一些,包成一斤,來二十份。”管事忙去了。郭柔轉頭問向侍從,道:“一同來的是二十人?”
侍從愣了一下,忙回道:“是。”郭柔點了一下頭。
曹丕捏着海馬幹看,悄聲問:“這是什麼?”
郭柔掩口直笑,欠身湊過去,耳語道:“海馬幹,一種藥,壯陽的。”
曹丕的手如同燙着般,忙将海馬幹扔回案上的錦盒中,若無其事地咳嗽一聲,挺着身體,端着耳杯,盯着上面的花紋看得認真。
不多時,管事提了十六包海貨過來。郭柔問了價錢,便叫人拿四匹絹付了,問:“這海裡的東西,從哪兒來的?”
管事見貴人爽快,又懼其威勢,便如實道:“這是東萊郡的人從海裡撈上來的。”
郭柔不知想起什麼,來了興緻,問:“北方也有善水的人嗎?”
管事笑道:“哪裡沒有善水的人?東萊靠海,百姓就吃海,搖着船,麻鞋一脫,跳進海裡了,不比南人差。即便不靠海,兖州的巨野澤綿連百裡,裡面的人家哪個不會水?”
郭柔笑說:“是了,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若沒本事可不能向大海讨得食物。”
說罷,郭柔從荷包裡抓出一把錢,放到桌子上,對曹丕道:“買了東西,咱們回去吧。”
兩人起身,一侍從提了海味,管事送人出門。郭柔上了馬,回首對侍從道:“你們分了吧,嘗個新鮮。”侍從們喜笑顔開,道了謝。
曹丕笑問:“你還要去哪裡?”
郭柔道:“當然是去打獵。”
一行馭馬出了城門,就見門口衣衫破爛的百姓排隊領粥吃。郭柔瞥見路旁破碗裡,粥不稀。百姓雖然瘦,但精神尚好,隐隐有吉祥話傳來,她不由得笑了一下。
曹丕在一旁問:“你隻聽人說,現在見了,如何?”
郭柔笑道:“心情極好。”
說着,便打了馬兒兩鞭,那大道上登時揚起一陣塵土,曹丕忙追上,叫道:“慢些。”
麥已經種下,偶然有幾家晚的,拉着犁耧,播種下新的希望。
曹丕道:“袁紹科斂重,又連年征戰,百姓的種子要麼吃了,要麼被搶了。我知道後,奏請父親,借給百姓種子和農具,讓他們先去耕種。”
郭柔驚喜,連連稱贊:“怪不得連司空都要贊你用心。”
曹丕笑說:“不止這些,你看前面。”他将鞭子朝前一指,隻見一座三丈多高的筒車迎着風,吱呀吱呀地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