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陳小川還是被張姐那看似經驗十足的“建議”說服了。他沒有再給客戶發郵件解釋,而是決定等所有樣品到齊後再統一寄送。
兩天後,所有樣品備齊,陳小川仔細核對打包,并通過合作的國際快遞公司将樣品寄了出去。他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氣,覺得總算順利完成了一項任務。
然而,一周之後,麻煩來了。李經理将陳小川叫進了辦公室,臉色有些嚴肅。
“小川,你負責的那個南美樣品單,客戶投訴了。”李經理将一封打印出來的英文郵件遞給他,“客戶說我們延遲發貨,并且沒有提前告知,耽誤了他們的測試進度,對我們的服務效率非常不滿。”
陳小川接過郵件,快速地浏覽了一遍,額頭上頓時滲出了冷汗。郵件的措辭雖然還算客氣,但字裡行間充滿了客戶的失望與不滿。
“這是怎麼回事?我記得當時讓你負責這個單子的時候,提醒過你,如果備貨有任何問題,要及時跟客戶溝通。”李經理的目光銳利地看着他。
陳小川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他支支吾吾地将張姐當初給他的“建議”以及自己的錯誤判斷解釋了一遍。他沒有推卸責任,隻是如實地陳述了事實。
李經理聽完,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沉默了幾秒鐘,然後歎了口氣說道:“小川,我知道你是新人,缺乏經驗。但作為一名外貿業務員,‘及時溝通’和‘信守承諾’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同事的經驗可以借鑒,但不能盲從,更不能違背基本的工作原則。這次的失誤,雖然沒有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但卻損害了公司在客戶心中的信譽。這是我們更不願意看到的。”
李經理的話,像一記重錘,狠狠敲在陳小川的心上。他羞愧得無地自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他知道,這次的失誤,責任完全在他自己。他不應該輕信他人,更不應該抱有僥幸心理。
“對不起,李經理,是我的錯。我沒有嚴格按照流程操作,也沒有堅持自己的判斷。我願意承擔一切責任。”陳小川低着頭,聲音有些沙啞。
李經理看着他懊悔的樣子,語氣也緩和了一些:“責任是要承擔,但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訓。這次的事情,就當是給你上了一課。以後處理任何工作,都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不确定的地方,甯可多問幾遍,多确認幾次,也不能想當然,更不能自作主張。”
“我明白了,李經理。我以後一定會注意的。”陳小川鄭重地點了點頭。
從李經理辦公室出來,陳小川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他偷偷看了一眼張姐的座位,張姐正若無其事地對着電腦忙碌着,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他心中五味雜陳,有對張姐的些許埋怨,但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深刻自責。
這次的失誤,雖然隻是一個小插曲,卻給陳小川敲響了警鐘。他深刻地體會到了職場的複雜性和“經驗”的相對性。他意識到,真正的成長,不僅僅是學習業務知識,更要學會獨立思考、辨别是非,以及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從那以後,陳小川變得更加謹慎,也更加努力。他不再輕易相信别人的“經驗之談”,而是會結合書本知識和公司規定,進行反複的求證和思考。他會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每一個工作環節的細節,力求做到萬無一失。他加班的時間更長了,學習的勁頭也更足了。他要用加倍的努力,來彌補這次失誤帶來的負面影響,更要向李經理證明,自己不會被一個小小的挫折打倒。
經曆了那次因輕信同事而導緻的小失誤後,陳小川痛定思痛,工作态度變得愈發嚴謹和專注。他将李經理的教誨牢牢記在心裡,不再盲從任何所謂的“經驗”,而是堅持以公司的規章制度和外貿操作的規範流程為準繩,凡事多問、多想、多确認。
他的勤奮和細緻,漸漸地也體現在了日常工作中。對于李經理交辦的各項輔助性事務,他總能一絲不苟地按時完成,并且很少再出差錯。他整理的客戶資料,條理清晰,重點突出;他核對的單證數據,精準無誤;他跟蹤的貨物狀态,及時反饋。雖然這些都隻是一些基礎性的工作,但他的認真負責,李經理都看在眼裡。
大約又過了一個月,在陳小川入職近三個月,即将面臨試用期考核的時候,李經理終于給了他一個真正的挑戰,也是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讓他獨立跟進一個小額訂單。
這是一個來自歐洲老客戶的返單,采購一批定制的LED燈具,貨值不高,大約隻有幾千美金。但對于陳小川而言,這卻是他職業生涯中第一個可以從頭到尾完整操作的訂單。
“小川,這個訂單雖然不大,但客戶是我們合作多年的老夥伴,對産品質量和服務要求都很高。你用心跟一下,從報價、簽合同、安排生産,到驗貨、訂艙、報關、制作單證,每一個環節都要盯緊了。有什麼拿不準的,随時可以來問我,也可以請教部門的老同事。”李經理将相關的客戶資料和詢盤郵件交給他時,語氣平靜,但眼神中帶着一絲期許。
陳小川接過那份沉甸甸的資料,心中既激動又緊張,像接下了一道軍令狀。他鄭重地點頭道:“謝謝李經理給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會全力以赴,把這個訂單做好!”
接下來的日子,陳小川幾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這個小訂單上。他仔細研究了客戶的詢盤要求和以往的交易記錄,然後結合工廠的報價和公司的利潤要求,反複核算,制作了一份詳細而專業的報價單。在得到李經理的審核點頭後,他用流暢而得體的英文給客戶回複了郵件。
客戶對他的報價和響應速度表示滿意,很快便确認了訂單,并要求簽訂正式的購銷合同。陳小川又根據公司的合同範本,結合訂單的具體條款,認真起草了中英文合同,每一個細節都反複推敲,确保沒有疏漏。
合同簽訂後,便是安排生産。他每天都會主動與工廠的跟單員聯系,了解生産進度,确認交期。他還特意學習了一些關于LED燈具的基礎知識,以便能更好地與工廠溝通,并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
在貨物生産完畢後,他按照李經理的指示,聯系了公司合作的驗貨員,安排了出貨前的驗貨。他還主動向李經理申請,希望能親自去工廠參與驗貨過程,以便更直觀地了解産品質量和生産細節。李經理對他這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态度表示贊賞,同意了他的請求。
第一次跟着驗貨員去工廠,看到那些在生産線上組裝、測試的燈具,陳小川感到既新奇又興奮。他認真地學習驗貨員如何檢查産品的外觀、功能、包裝,并将發現的一些小瑕疵一一記錄下來,及時反饋給工廠進行整改。
驗貨合格後,便是訂艙、報關、安排拖車等一系列繁瑣的物流環節。這些都是他以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他像個小學生一樣,虛心地向公司專門負責船務的同事請教,學習如何填寫訂艙委托書,如何準備報關資料,如何與貨代溝通。
最後,在貨物順利裝船出運後,他還要根據信用證或合同的要求,制作全套的議付單證,包括發票、箱單、提單、産地證等等。每一份單證,他都至少核對三遍以上,确保上面的每一個數據、每一個字母都準确無誤。
整個過程下來,雖然隻是一個小訂單,卻耗費了他大量的心血。他幾乎每天都加班到深夜,周末也常常跑到公司來處理相關事宜。他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各種與訂單相關的文件和資料。他的筆記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記錄了每一個環節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
終于,在客戶收到貨物,并順利支付了尾款之後,這個訂單才算圓滿結束。當陳小川将全套的收款憑證和歸檔資料整理好,交給李經理時,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
李經理仔細地翻閱了他整理的資料,又詢問了訂單執行過程中的一些細節。當他看到陳小川那厚厚的、寫滿了心得體會的工作筆記時,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察的贊許。
“小川,這個訂單跟得不錯。”李經理合上文件夾,語氣平靜地說道,“雖然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波折,但你都處理得比較妥當。看得出來,你這段時間确實下了不少功夫。繼續努力吧。”
這句簡單的肯定,對陳小川而言,卻比任何獎金都更讓他感到振奮。這是他憑借自己的努力,赢得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認可。它像一劑強心針,讓他多日來的疲憊一掃而空,也讓他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
試用期很快就結束了,陳小川順利通過了考核,成為瀚海國際的一名正式員工。雖然他的薪水依舊不高,工作依舊繁忙,也依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時手足無措、格格不入的職場菜鳥了。他逐漸熟悉了外貿業務的流程,也開始慢慢融入了這個快節奏的辦公環境。
夕陽的餘晖透過百葉窗,在辦公室裡投下斑駁的光影。大部分同事已經下班,辦公室裡顯得有些空曠和安靜。陳小川依舊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面前攤開着一份新的客戶詢盤資料。他眉頭微蹙,神情專注,手指在鍵盤上快速地敲擊着,草拟着回複郵件。偶爾,他會停下來,拿起筆在筆記本上記錄着什麼,或者翻閱着相關的産品目錄。燈光将他埋頭工作的身影拉得很長,顯得格外踏實和堅定。他知道,自己的職場之路才剛剛開始,前方還有更廣闊的天地,等待着他去探索,去征服。而他,已經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