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條路走到什麼時候才能确定正确還是錯誤?
就是當你決心走另一條路的時候,
慷歌最近不太聯系好友。每天改錯讓她有了一種進步的感覺。
如果不能一開始就完美,那麼每天改正錯誤,也是好的。也有一種前進的意味,比原地焦慮又什麼都不做好多了。
從六月開始,她學會了騎電動車,從加樣一點一點學到今天也能帶别人做實驗。
純粹的快樂是有一些,前途的擔憂和金錢的壓力還是依然在,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也不算稀罕。
隻是她突然意識到,從前逃避的那些日子,其實是一種浪費。
在遊泳的時候,她會害怕進水,可是實際上隻要你開始遊,你就不會溺水,也不會冷,
好多東西,就是隻要你開始做,你就會跌跌撞撞地往前走。
人和人之間,往往就是比誰狠得下心,誰豁得出去,人人都是隻看結果的,這樣說的好處是,倘若你一路光鮮亮麗,或者你一路泥濘,到達終點都是一樣。
慷歌每天在實驗室裡,總是想:“讀博士,在這樣的環境裡花費五年,真的劃算嗎?”
縱然美國的實驗室條件優越,縱然學位人人羨慕,可是短短的人生就要這樣賣時間換生存,不是很可惜嗎?
想完慷歌又忍不住嘲笑自己:“活下去才能談理想,先活下去。”
慷歌從小最害怕面對的一類人--拿着玩具鼓掌吸引顧客的平價服裝導購員。
很讓人無法理解吧?
兇惡的人,慷歌卻并不感到可怕,自己爛命一條,隻管鬥,鬥赢了慶祝,鬥輸了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