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東嫤從前面的隊伍退出來,本來興沖沖拉逯兒,卻在見到對方臉色時轉成擔憂,“怎麼了這是,我在前面找半天沒看見你們,回來才發現你們離這麼遠呢?”
蔔正陽應道:“逯兒走累了,我們歇了會兒。”
“是嗎,怎麼看着不高興?”
蔔逯兒點頭,“是累了,他們走太快,我追不上。”
眸光閃動間,斂去了隻有蔔正陽能看明白的深意。
“好吧,那我們慢慢走,慢慢看,不追她們了。”
東嫤想着這些時日為了養好逯兒的身體老讓她多吃飯,現在這麼容易累,看來還得帶她多鍛煉才行。
“說起來好像沒看到三公主啊,她之前不是說要拿手抄本獻寶,怎麼一直沒見人呢?”東嫤知道這是在宮裡,不能直呼公主名諱,還想着同她一起玩耍。
蔔逯兒答道:“等晚宴時才會獻,現下或許正在陪貴妃娘娘。”
“貴妃娘娘不來賞花嗎?”
“貴妃娘娘不到重大祭祀不會出來的。”
蔔正陽低聲提醒:“宮裡人多耳雜,不說了。”
東嫤卻在腹诽,沒看出來越明鷗是這麼敞亮的人,連這些都和逯兒說,别是别有用心,就算之前在季昌明那件事上幫過忙,那也是别有用心!
東嫤因為江笠陽的事對越明鷗成見未消,就是這麼不講道理。
三個小夥伴又說了些别的悄悄話,忽然聽見前頭不知怎的吵起來了,隻聽見模糊的“欺負……作主……”。東嫤上前去看熱鬧,鑽進人堆卻見娘親被嫣姨拉住手鐵青着臉。
對面竟是都伯侯夫人在向衆人哭訴:“皇後娘娘恕我顧不得禮數,這将軍府真是欺人太甚,将軍千金将我兒子打了,我夫君仁厚不予追究,如今這将軍夫人卻還要踩破我衣裙當衆折辱,皇後娘娘可要為我作主啊!”
祝妍道:“侯夫人此言差矣,不過是臣婦常年習武,步子邁的比尋常人大,不慎踩到,臣婦敬重侯夫人,怎麼會故意為之?”
東嫤一看勢頭不對,連忙回身朝逯兒擺手,讓他們别進來。自己準備往裡進時,卻收到娘親一記眼刀,嫣姨也搖頭示意别進去。
這一幕卻讓皇後看見了,笑吟吟對東嫤問:“這位姑娘,可是将軍千金?”
這下不得不進去了。
祝妍眼睛一閉,調整情緒。她就知道這皇後與都伯侯一家沾親帶故,定然要為他們撐腰,卻沒想到是這麼不體面的方式,不等東嫤作答,上前一步行了個抱拳禮。
“皇後娘娘,小女無知,此事還是由我們做長輩的來解決的好。”
皇後連裝都不裝了,“不小心踩到衣裙算不得什麼大事,侯夫人自己去換了便是,聽侯夫人說令千金将都伯侯世子給打了,可有此事?”
這是要給表侄子讨公道呢,問問問,這麼喜歡斷案怎麼不去衙門!
祝妍表面恭恭敬敬,不得不讓東嫤來見禮。
東嫤依言照做,承認道:“之前在學宮與世子有些誤會,不過已經同家父上門賠禮,同都伯侯、侯夫人及世子釋嫌了。”
這話把侯夫人說成了胡攪蠻纏的,她當然不樂意,“之後你打我兒耳光,當着學宮所有人的面使我兒受辱,怎的人前人後兩副面孔,翻臉就不認賬了?”
皇後看着沒作聲,隻覺得東嫤這丫頭小小年紀,在人群裡不卑不亢,有幾分意思。
祝妍可不樂意女兒受人指摘,愛算賬是吧,那就來算算!
“侯夫人可有收到學宮寄的文書,裡頭可有寫明事發經過,詳述證人證言?”
皇後聽到這兒哪能不知道背後有貓膩,涼涼睨了一眼侯夫人。
侯夫人自知沒提前與皇後通氣理虧,但輸人不輸陣,還是吼道:“學宮都沒決斷的事,你将軍府就給決斷了,令千金動手打人就對了,用武力迫人就是你将軍府的一貫作風?”
“夠了!”鳳儀威嚴,厲聲一喝,所有人都噤了聲。
皇後本來是想借此事握住一點将軍府的把柄,靠她主持公道時演一出寬宏大量拉近與将軍夫人的距離,好逐步接觸拉攏鎮國将軍府為大皇子助力。
卻不想侯夫人是個蠢的,找了這麼個時機發難,還以為有什麼好招數,結果隻能在衆人面前鬧笑話。可好歹也是自己表親,該給的面子還是要給。
“想來不過是稚子無狀,隻是侯夫人愛子心切,所以心急,在場各位大都為人母,應當能理解侯夫人的心情,”皇後話說到這兒轉而看向祝妍,“将軍夫人,你說呢?”
祝妍知道這是在給台階下了,不情不願點頭應“是”,其餘人也紛紛附和着勸慰侯夫人。
侯夫人一臉愕然看向皇後,後者卻連個眼神都欠奉,揮手道:“來人,帶侯夫人去換身幹淨衣裳,重新梳洗一番。”
等人被帶下去了,皇後又恢複那慈眉善目的面孔,招呼衆人莫要被一點小事敗了遊園賞花的興緻,還特意與祝妍挨得親近,攜衆人有說有笑繼續遊園。
祝妍心裡惡心得直罵人,臉上卻不能表現,一路走得非常煎熬。
東嫤退出人群,重新牽住蔔逯兒,在心裡又給季昌明記一筆。
蔔逯兒不放心,緊了緊手,東嫤回握得更緊道:“沒事。”
怎麼可能沒事呢,任誰在皇後面前被質問都要吓破膽,何況一個十歲的孩子,就算初生牛犢不怕虎,也不過強自鎮定。
蔔正陽壓低聲音咋呼:“吓死我了,這事兒居然還沒翻篇,拿到皇後娘娘面前去讨公道,怎麼好意思!”
蔔逯兒摸出手帕去擦東嫤手心裡的汗,邊擦邊說:“此事起發的蹊跷,也結束得蹊跷,全憑皇後娘娘心意,恐怕也是皇後娘娘授意,不然就算要說道也該在私底下說道,隻是不明白此舉是什麼意思。”
“管她……”
東嫤滿不在乎開口,蔔逯兒似是猜到她接下來要說的話,将手捂上去,看着她搖頭。
不正陽說的對,宮裡人多耳雜。
于是三人不再繼續這個話題,遠遠綴在隊伍後面,也樂得其他孩童避嫌不來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