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布衣徐熙
“如果你這次沒來吳越多好,說不好便可能做了我的兒媳。”錢治可以于浮萍閣追求酒莊女主,但經此一事,吳越皇子卻不能在吳越拒絕南唐和談後再繼續打她的主意,這已是兩個國家的交易。
“世間事因果交錯,究竟是因成就果,還是果在促就因?如果二皇子沒有來過浮萍閣,我可能也不會做了唐國使者。”青玉說完,錢弘俶也意味地贊同。
“陛下既已打定了主意,就請盡快明示徐大人,好讓我等早日回還,我國國君正心急如焚地等着回音呢。”
“大宋鐵騎勢如破竹,你不如回去規勸李煜與我一同納降,免讓百姓遭受流離之苦。須知長治久安,隻有天下歸一,百姓才能真正和平安康啊。”
“誠如陛下堅守自己的歸附納土之策,那唐國是李煜的,他想送人或是留着自己玩,都不是飄淩應該左右的事情。孰是孰非,誰能說的定呢?當年後蜀孟昶的下場又怎能不讓李煜如履薄冰呢?”想到李煜和韓熙載将自己推上這麼個境地,青玉自是心中不快。
“你是在警醒朕嗎?”
“國事運事,飄淩不懂,根本無所适從,不好妄加評判,唯願陛下善因善果,善緣善福。”
芒草遍野的山道間,在送行唐國使團的返程中,錢惟治正與青玉并駕行馳,隊伍已駛過千頃關。
“前面就到唐國,你該回了。”青玉提醒他,這條通道,是吳越杭州通往唐國宣州的主要道路,依山勢而建,屬軍事性建築,也是兩國之間的國界線。
“前日得一劍器,想着适合你用,我讓侍女穿上劍穗略作裝飾一番,你以後拿它舞劍時一定好看。”錢惟治淺笑着望她,接過身後侍者遞上被藍布包裹嚴實的長劍給她,眼神堅決的不容拒絕:“相識一場,緣分一場,隻是一番心意,答應我,好好照顧自己,一定要幸福。”
緩解尴尬,青玉側臉打開布帛,金黃色鱗紋劍鞘,銅柄上打着鮮紅的劍穗絲結,“好漂亮!”眼前一亮,青玉欣喜之色不加掩飾。
撫過青玉發間一片山風撲來的蒲公英飛絮,“我在這裡看你離開,珍重!”
透過馬車後窗,那抹越來越小的淺藍色身影仍在矗立揮别。
“南浦凄凄别,西風袅袅秋。”直到遠去的馬車凝聚成黑點消失在地平線,錢惟治捏着那片從青玉發間摘下的蒲公英飛絮,“亂世浮雲,飄淩,你要安好。”丨
長幹橋上,徐铉和青玉一行隊伍拜見了早早來到城門外翹首以盼的李煜。
年邁的徐铉滿面慚愧,自責無功而返。
“盡人事聽天命,徐大人别再難為自己了。”安排完讓徐铉回家休息,李煜才有閑暇顧及青玉。
“自你走後,我沒有一日不在擔心。”蒼白的解釋該從哪句拉開話題?
“讓主上失望,未能完成使命,飄淩沒有預期的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