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化書
“怎把我們畫的這般醜陋猥瑣?”
圖中男子滿臉胡須且顯老态,女子肥爾粗陋,将盤盞舉過頭頂的樣子顯得谄媚猥瑣,哪有青玉的半分姿态?
“學生覺得這樣美妙的地方,把他設為遠離世俗,夫唱婦随的栖身隐居之地,将是更加令人神往的世外桃園,學生近日正在組畫一卷曆代賢士的高士圖組畫,由此冥想到東漢時的梁鴻孟光夫婦,遂将二人安插進此畫,更将這裡增添幾分仙氣。”
梁鴻是東漢時人,據傳為五帝之一少昊後人,攜妻入山,一生隐居,至死清貧,拒絕入仕,其妻孟光生得粗壯,孔武有力。梁鴻一生沒什麼成就,但在民間風評極好,世人頌為高士。
“講的很有深意,很好,它的名字?”
“梁伯鵉。”
眼見天色不早,李煜讓人安排打點晚上宿在山上的石佛寺寺院,待明日再行下山。
山間禅院别有滋味,李煜興奮的睡不着。坐起來看白天衆人的詩畫,除了巨然的《秋山問道圖》,其他人的字畫都歸在一起上交了李煜。
每一頁詩畫都是白天時的每一份快樂,看到青玉畫的《牧牛童》時覺得有些不對,白天記得圖畫裡一個小童,旁邊一頭吃草的牛,小童和牛的旁邊是個牛欄。
怎麼現在看是一個小孩童坐在牛欄外,牛欄裡正卧着一頭休息的牛。
可能是自己記錯了?李煜想着,眼眶打盹了,困了,睡吧。
第二天早上起床時望桌上一眼,昨夜看畫,困了沒收起來,最上面那頁還是青玉的《牧牛童》,圖上的牛又來到了牛欄外牧童的旁邊吃草。
“啊?這回總不會我又記錯了吧?”
叫來青玉和衆人,青玉把譚峭昨天的事說給大家聽。
譚峭告訴大家,摻了藍色粉末的顔料在夜間昏暗的光線折射下能呈現出色彩,到了白天就消失,看不到了。摻了淡紅粉末的顔料隻在白天能看到色彩,到了夜間就看不到了。其實畫裡有兩頭牛,這樣給人的錯覺就是牛白天在外面吃草,到晚上就回牛欄内休息。周而複始,白天又出來。明白其中道理了,也就不神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