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青玉案:我有所念人 > 第46章 采石矶

第46章 采石矶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四十六章 采石矶

“他從此就放過你了?”青玉問他。

“我本就是飄忽不定之人,即使沒有他的事情,也遊走于天下名山大川去探索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真理去了,還等他再來捉我?”譚峭笑呵呵的說 。

“想那宋國老本是強國富民很有建樹的謀臣,卻也有這等私心作祟的污點,再通透的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啊。”徐铉感慨。

衆人商議乘興結伴去附近采石矶,觀景後打道回金陵,德明大師借故抽身離去,李煜邀請譚峭随自己回金陵想慢慢向他請教道義,譚峭向他們表示近段時間定會去金陵拜見,讓他們先行。

采石矶不僅是兵家争奪之地,更是一片人間樂園,依山的棧道,兩岸的蟲鳴,垂釣的漁人,蔥郁的松林,這裡祥和又安靜,時而能看到井然有序巡防的唐兵。

又往前二裡路,看到前方江邊一處樓閣建築。從這裡望去,顯是一處酒樓,樓閣分上下兩層,樓上樓下都是敞開式的亭台,生意看起來還不錯,上下都有客人正對着長江邊吃邊聊。

待走得近前,看清酒樓牌匾,上寫“思太白”三字。

“看來這酒樓是為迎合一些文人雅士而立,”徐铉介紹:“思太白,當年前唐詩仙李白從洛陽遠道而來,到采石矶拜訪一位道家隐士,雖然他沒有見到這位高人,卻被這裡的山青水碧陶醉不已,遂決定居在此,每到興緻來時,便在采石矶江邊泛舟月下,吟詩弄月。因為對這裡的喜歡,他愛上了江南,當地的村民常在鄉間小道和山林水濱間一睹他的風采。他的許多詩篇裡如《獨坐敬亭山》,《望天門山》都是他在江南的印迹,并且一生終老在此。”

“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啊,原來李白的許多靈感均來自縱情山水的無拘性情。”青玉俏皮笑道。

說話間幾人繞過亭廊,上得樓台,從這裡望向緩緩流淌的江水和兩岸清碧的林木,青玉不由想到韓熙載:“要是韓大人也在就好了,此刻真應了他那句‘望江樓上望江流’了”。

樓上邊角處兩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正在言論牆壁上一首白居易的詩《太白墳》,這是前唐詩人白居易有次來到采石矶去祭奠李白墳墓時,悲涼歎息寫下的一首詩。兩人由《太白墳》又談到白居易,又開始品評白居易和李白誰的詩更勝一籌。

甲說白居易的詩更加情感肺腑,感同身受。

乙說:“白居易隻會寫些情呀愛的兒女私情,哪像李白的詩體恤民情,比如《關山月》,《丁都護歌》都是替百姓請願說話的。

甲說:“那《賣炭翁》呢?算不?”

乙說:“總之,李白的詩表達廣泛,很有氣薄雲天的态勢,比如《蜀道難》,再比如《将近酒》,那是前無古人後來者呀,極難被超越。”說着,他開始搖頭晃腦念起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

“啪——”一人正對着牆壁方向吃飯,這時猛拍了下桌子,從李煜他們這邊隻能看到這人背影,此人穿着黑色衣袍,他朝那兩個書生輕蔑譏笑:“君不見長江對岸宋軍對我唐國虎視眈眈,七尺男兒不想着投身從戎保家衛國,卻聚在這裡無病呻吟,操心已經做古了的仙人。真是百無一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