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前幾日的打撈都很順利,突然發生一起事故,折損兩個重要的工作力,總有種不太妙的預感。是日夜晚,琳達驟然驚醒,耳朵裡捕捉到嘩啦聲,是房間窗戶被吹開了,大敞着任風往裡灌。陰雲天氣,沒有月亮,外面路燈全關,黑乎乎一片,什麼都看不清,她在陽台上打了個哆嗦,躺回床上卻怎麼都睡不着,幹脆下樓倒水喝。但還沒到客廳,就聽到樓下有人說話,是老師和學長的聲音。
兩人像發生了争執,些微飄來的字眼告訴琳達,她不适合在這時下樓,于是隻能往房間走。剛回到樓上,隔壁的門就開了。青年走了出來,短發有幾分毛躁。
他看上去心情不大好,可能是白天經曆了同伴受傷的事,眉頭微微蹙起。
見到琳達,他點了下頭:“睡不着?”
琳達點頭,頓了一拍:“你也是?”
青年剛要回答,樓下就傳來腳步聲,咚咚地飛快,像是在飛奔。青年還要下樓,琳達已一把拉住他的手臂,閃身進了門内,順手帶上了門。
就在門關上的一瞬,腳步聲來到二樓,随即又是說話的聲音。大概是怕吵到門内的人,壓得很低,可是這下琳達就沒法出去了,她回頭看去,青年正俯視着她。
想着不能說出學長最大的秘密,琳達用很小的聲音吐出一句:“我能在你房間呆會兒嗎?”
話一出口,她就後悔了,想要解釋。
青年盯着她看,也不知有沒有信她的胡亂找補,隻默默地看了眼她放開了他的手。
她就像是無意識做出了這些事,真是……
19
兩人房間差不多大,琳達一個人住多少覺得空曠,但青年的存在好似一下就将它填滿。他穿了條長睡褲,上身是一般的襯衫,琳達猜測是睡衣洗了,這幾日下雨,一直沒幹。青年先坐在了椅子上,琳達除了站着,隻能選擇坐到床邊。青年打開桌上的廣播調頻,沙沙聲外沒有其他,于是關上了拿出書來看。又是文庫本。琳達這下看清,他在讀的是蕾切爾·卡森的《海風下》。
蕾切爾作為一位自然作家,是近代喚醒人們環保意識的先驅,琳達讀過她最著名的那本《寂靜的春天》,是每個學生的必讀書目。
琳達想她最好是不要打擾他看書,可她覺得自己心跳的聲音太大。
“你看了很多遍嗎?”書封都舊了。
“常讀常新。”青年放下了書:“卡森用動物做主視角,寫了這本。”
琳達是第一次聽青年說這麼多話。他不能更适合做學術研究;博聞強識,引經據典,他談起人類在寫作中模拟動物的例子,是否應該這樣做,又說起他自己關于這件事看法的轉變。起初他被打動,爾後認為人類傲慢,如今又可以接受拟人的寫法,認為它在向大衆科普生物的習性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切要适度。”青年已合上了書:“事物無時無刻都在行進中,阻止也無法逆轉,盡力挽救是為了減小對未來造成的損害。”
青年靠在椅子上,手搭着腿,琳達則斜靠在床頭望着他,一時恍然。
可是,她想:“喜歡,怎麼樣才算适度呢?”
青年一怔,回以她長久注視,見她沒繼續說下去,于是開口道:“什麼?”
琳達腦袋裡“嗡”的一聲作響,頓時坐直了身體。她竟然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燒起來的熱度讓琳達失去了對溫度的感知,就連從窗隙中吹進來的冷風都讓她熱上加熱,她下意識擡手扇着臉說:“我是說……那個,你真是很喜歡這本書。”
青年似笑非笑,說出來的話連琳達自己都不信。走廊上已經安靜了下來,再呆下去難保自己不會說出更奇怪的話,琳達心裡一團亂麻,起身走到門邊,動作僵硬,按住門把,大聲地說:“我,我回去了!謝謝!”
她剛拉開門,身後傳來青年的聲音:“琳達。”
雖說平日在交談中,青年也偶爾會喊她的名字,但在為一切抹上暧昧色彩的夜晚,這一聲令琳達的心跳上升到了嗓子眼兒。她回頭看去,青年的手搭着椅子,指間還夾着那本書。
“晚安。”青年說。
“晚安。”琳達垂眸回道,不知自己是否有發出聲音。
她緊緊地握住門把,關門時幾乎沒發出聲音。門關上了,琳達垂下手,手指擦過手心,滲着霧般的汗。恍惚間她垂眸望着下方,又回頭看向房間。隔着一扇門,胸口湧動着的熱度,令她情不自禁地擡起手,用力抓住了睡裙的衣襟。
“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