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供應商談判比預想的順利。陳宇辰坦誠的承認了商場目前的困境,同時提出了分期還款計劃和未來合作優惠條件。大多數供應商看在陳志遠的面子上,勉強接受了方案。
會議結束後,陳宇辰陪母親來到了位于城西的“心靈花園”心理咨詢中心。這是一棟掩映在梧桐樹間的白色小樓,環境清幽。
父親生前每月都會來這裡兩次,說是“給心靈做個SPA”。
“張醫生是你爸爸的老朋友,”走向咨詢室時,周蕙解釋道,“他幫我們全家度過了很多難關。”
張醫生是個六十出頭、和藹可親的老人,銀灰色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眼神溫和而睿智。
他熱情地招呼母子倆坐下,詢問周蕙近期的狀況。
“陳太太,失去摯愛的痛苦需要時間治愈,”張醫生輕聲說,“但您現在的焦慮和恐懼已經超出了正常範圍。您是否在擔心什麼具體的事情?”
周蕙不安地看了兒子一眼:“我……我隻是害怕曆史重演。”
張醫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轉向陳宇辰:“年輕人,你看起來也很疲憊。失去父親對你打擊很大吧?”
陳宇辰沒想到話題會轉向自己:“是的,但眼下我更擔心媽媽和……商場的事。”
“你接手了赤城商場?”張醫生略顯驚訝,“壓力不小啊。你爸爸最後一次來這裡時,還擔心你畢業後不願回國接班呢。”
“爸爸……經常談起我嗎?”陳宇辰忍不住問。
“經常。”張醫生微笑,“你是他的驕傲。最後那次見面,他還說你小時候的一件事——五歲時你偷偷跟着他去商場,迷路了,卻不哭不鬧,而是找到服務台,完整報出了家庭住址和電話。”
陳宇辰心頭一暖,這是父親從未當面對他講過的回憶。
“張醫生,”周蕙突然說,“能給我開些助眠藥嗎?我已經很久沒睡個好覺了。”
張醫生猶豫了一下:“藥物隻是短期解決方案。我建議您嘗試認知行為治療……”
“就幾天,拜托了。”周蕙懇求道,“等熬過這陣子……”
最終張醫生妥協了,開了小劑量的安眠藥,同時約定了下周的治療時間。開藥時,他需要去藥房取藥,請母子倆在咨詢室稍等。
張醫生離開後,周蕙疲憊地靠在沙發上閉目養神。陳宇辰則環顧這間溫馨的咨詢室——柔和的燈光,舒适的家具,牆上挂着甯靜的風景畫。一個書架引起了他的注意,上面擺着許多相框。
出于好奇,陳宇辰走近細看。大多是張醫生與各界名流的合影,還有一些患者送的感謝卡。在最角落,一個不起眼的銀色相框裡,陳宇辰看到了父親的身影——照片中的陳志遠和張醫生站在咨詢中心門口,笑容滿面。但更讓陳宇辰震驚的是照片中的第三個人:趙文靜。
她站在父親另一側,比醫院裡看起來年輕健康許多,穿着淡紫色的旗袍,優雅端莊。照片日期是去年夏天,距離父親去世僅半年。
“媽,”陳宇辰忍不住問,“您知道爸爸和趙阿姨一直有聯系嗎?”
周蕙睜開眼睛,看到照片後臉色驟變:“這……這不可能!他們早就斷了聯系!”她沖過來抓起相框,手指發抖,“這是什麼時候的……去年?志遠從來沒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