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青又在床上躺了三天才嘗試着下床走動,當時的箭傷雖不緻命,卻讓她流了不少的血,加之又在水裡泡了半夜,以至于如今虧空的厲害。
在房間内走了兩圈,她便提議去外頭院子裡走走,立馬遭到了李蘭蘭的反對:“你這才好一點兒,萬一受了風寒那還得了?”
從她昏迷開始,一直是李蘭蘭在照顧,如今煞白的臉上才有點兒血色,小姑娘可不想功虧一篑。
但顧青青早在屋裡呆不住了,便拉着對方的胳膊好聲商量道:“好蘭蘭~我在屋裡呆的發悶,已經好久都沒沒見過太陽了,怕是沒等得上風寒,就要被悶死了。”
一聽這話,李蘭蘭立馬露出不贊成的神色:“什麼死不死的,呸呸呸~”
原本就年歲相當,兩人又都是活潑的性子,隻這兩三日的功夫兩個姑娘便熟悉了起來,感情也日漸增長。
見着顧青青臉上可憐兮兮的神情,李蘭蘭到底有些不忍心,再加上此時外頭正值晌午日光很足,便松口道:“那說好了,隻在房檐低下坐一會兒便回來。”
弱小可憐的顧青青得逞之後忙不疊的點頭,一副生怕對方反悔的樣子。
“放心吧蘭蘭,我穿的厚厚的,肯定不會着涼的……”
看着她喜形于色,李蘭蘭無奈的搖了搖頭,将早已晾幹的衣裳拿了出來:“後肩的破洞我已經補好了,把這件披上吧。”
這是自己原本的衣裳,如今已經被洗好晾幹,顧青青擡起頭有些感動的看着對方:“蘭蘭,謝謝你。”
李蘭蘭不禁笑了起來,一邊将衣服披在她的身上,一邊跟着說道:“好啦~你已經謝了很多回了。”
顧青青:“你們家對我的恩情,不管說多少謝謝都不夠。”
李蘭蘭:“你的感謝我們都明白正……走吧,你不是要去院子裡。”
身為主人的李蘭蘭走在前頭,率先将西屋的房門推開走出門外。
緊随其後踏出門檻的顧青青隻覺得清爽氣息撲面而來,不禁深吸口氣……
“青青起來了啊?”
聞言看去,隻見李母正坐在對面的東屋牆根下,似乎在身前的大簸箕裡挑揀着什麼,此時正停下動作朝自己看了過來。
顧青青趕忙笑着說道:“是啊嬸子,在屋裡呆的太久,想出來透透氣。”
李母倒是不像女兒那般,聽完小姑娘的話便跟着附和道:“是該出來走走,多動動身體才能結實。”
見到母親這樣說,李蘭蘭立馬撅起了嘴:“娘啊,你也不看看她身子多虛呢,我都怕一陣風就把她吹跑了。”
李母白了她一眼:“就是虛才要多動一動。”
李蘭蘭朝着母親皺皺鼻子,随後拉着顧青青走了過去。
此時的日光正好落在東屋這面牆上,将牆根下烘托的格外暖和,李蘭蘭尋了兩把小木凳,兩人在李母一左一右坐了下來。
這時顧青青才注意到對方身前大簸箕裡,竟然是一些粝米,但若不仔細分辨,她還以為裡面裝的是一些麸糠。
看出她眼神中的詫異,李母的臉上露出些許羞赫,主動出聲解釋起來:“若是平常,我們也看不上這樣的東西,隻是如今一斤稻米五十文,實在是……”
若是往常,五十文足夠買上一鬥還多的精米,如今卻隻能買來一斤,就連這一鬥摻着麸糠的粝米也要整整二十文才能買來……
反應過來的顧青青趕忙跟着說道:“嬸子我明白……隻是沒有想到,如今的情勢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聽她這麼一說,李母也不由的歎了口氣:“是啊,老天爺不留情面,那些造反的王爺、官老爺更是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院裡的三個女人陷入了沉默,感覺到氛圍的沉重,顧青青忙忙說道:“我幫您一起挑吧。”
李母:“好啊,正好我挑的眼花,你們兩個小的來幫我分擔分擔。”
三人邊挑邊聊,日頭逐漸西下,等簸箕裡的粝米終于見底,李家父子也從外頭回到家中。
如今糧食價格高的離譜,父子倆為了養家,近些日子除了打魚之外,偶爾也會去碼頭上找一些扛貨的活兒。
李母看了一眼天色,立馬哎呦一聲:“都這個時候了,飯還沒做呢……剩下的你們兩個挑出來,我趕緊去做飯。”
說罷她起身快步走向廚房,而顧青青則站起身看向剛剛進門的李家父子。
因着男女有别,李家父子也不好進西屋探望,所以顧青青還是頭一回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
由于心中感謝,她主動上前:“還未當面謝過兩位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