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慶國早已大亂,皇帝在幾度出兵平反失敗後,選擇了固守盛京。
一番混戰之下,如今各方勢力逐漸明朗。
齊王以渝中為起始,勢力向北擴張,晉王占領渝中以東,并逐漸向南蠶食……
這些勢力中有一位民間出身的明王,傳說曾是地主家的長工。
在天下動亂之際集結一衆農人百姓,從村裡打到鎮裡,又打到縣裡,雖是貧苦出身,卻頗有将帥才能,竟然在東北方有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再者就是以往毫無存在感的成王,竟在所有人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将西南的幾個州府收入麾下……
而最北方的鎮國軍中,大将軍黎震看着手上的軍報,眉頭不自覺的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身形壯碩不輸中年,頭發花白但神情矍铄,看起來絲毫不像年近花甲的老人。
幾位穿着皮甲的男子坐在一旁,首位則是一身儒衫的軍師楚東流,他看到将軍這副模樣便跟着開口道。
“如今天下已亂,又逢天災不斷,流民百姓成千上萬,在這樣下去怕是離餓殍滿地、浮屍遍野就要盡現眼前了。”
可鎮國将軍還在猶豫,楚東流便繼續道:“大慶國急需一位能臣,能夠救百姓于水火,這個人非大将軍莫屬啊!”
黎震聽到了他的話,卻擡起頭歎息一聲:“可如不止内憂,也有外患,往後越來越冷,那些狗鞑子又怎會讓咱們安心安内。”
似乎早已經猜出對方會這樣回答,楚東流随即起身跪在大将軍的面前:“大将軍,您真的願意眼睜睜看着大慶的百姓受苦受難嗎?”
其他人見狀也忙忙起身,跪在楚東流的身後,勸說大将軍出平反。
黎震則靜靜地看着這群人,似乎還在猶豫着什麼,過了許久才好似無奈的歎了口氣。
“罷了,就留下朱雀、玄武二營鎮守黎城,青龍營、白虎營,三日後出兵,為大慶國蕩平叛軍。”
楚東流以及幾位将軍立馬露出歡喜的神色。
“大将軍愛民如子!”
“大将軍必定讨伐成功!”
“早想打那幫狗日的了!”
黎震卻擺了擺手,臉上的神情十分鄭重:“衆位快起身吧,黎某人一生所求便是國泰民安罷了,既然已經決定出兵,那大家便各自準備去吧。”
衆位将軍急忙稱是,相繼離開後,營帳内便隻剩下大将軍與軍師。
楚東流摸着下巴上的胡須,笑眯眯的看向自己的多年搭檔,眼神中帶着玩味:“呵呵呵呵,大将軍的演戲功夫無懈可擊。”
黎震則瞥了他一眼,有些沒好氣的說道:“不都是為了配合你才練出來的嗎。”
面對他犀利的眼神,楚東流不為所動,依舊笑呵呵的說道:“這些年來鎮國軍内滲透進來的的探子,是時候該利用一下了~”
黎震不再反駁,反而勾起嘴角淡淡一笑:“有這位顧先生的手筆,咱們怕是想輸都難啊。”
在顧青青的指導下吳守業的打鐵技術有了十足的進步,連帶着吳氏鐵器的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吳父索性開了工錢,想要将人留住,顧青青欣然同意,成了吳氏鐵器的一名鑄器師傅。
“守業,小顧,你們過來。”
聽到聲音的兩人将淬火完畢的匕首放在一邊,回頭便看到吳父領着一個年輕人走進屋内。
吳父的臉上看不出神情,隻是介紹道:“這位是大王村裡正家的兒子,王東。”
顧青青立馬跟着招呼:“王大哥。”
隻見這人二十多歲的模樣,身上穿着尋常的粗布衣裳,即使膝蓋上有一塊縫過的補丁,但卻漿洗的十分幹淨。
最讓顧青青感到意外的是,這人的長相竟然意外的出色。
雖然不是董修羽那般好似明月淩空,但也頗有樹臨風之意……
在她偷偷打量之際,這位裡長的兒子也暗暗觀察着她。
而一旁的吳父則接着說道:“他聽說咱們店的鐵器不錯,想定十把柴刀回去。”
“十把柴刀?”
一般農家一把柴刀恨不得用一輩子,這人上來就是十把,讓顧青青不禁有些驚訝。
而王東卻露出些許沉重的神情:“三天前的夜裡,有一夥流民進了我們村,好幾戶人家都在睡着的時候被他們摸進屋殺害了……
要不是有人起來撒尿發現了,怕是會死的更多。”
這番話讓顧青青心中一驚:“竟然有這種事……”
而同樣變了臉色的吳守業也跟着說道:“既然如此你們趕緊報官啊!”
卻見王東苦笑搖頭:“報官又有什麼用,現在的衙門就是個擺設,裡面的人隻想着如何從百姓身上摳出錢來,誰又能真正的管我們的死活。”
這話讓屋内陷入一陣沉默,顧青青遲疑片刻又再次問道:“所以這十把柴刀……?”
王東語氣坦然:“村裡人吓怕了,都準備晚上睡覺在枕頭下放把刀防身……正好我來城裡,就順帶來看看。”
一般鐵匠鋪子隻會做出幾把柴刀當做樣式,要的多就要先訂貨,定好日子再來取。
随後一旁的吳父接着說道:“他這些東西要的比較緊,所以想看看咱們幾天能夠完成。”
目前鐵匠有三個,隻是鐵匠爐隻有一個,如果抓緊時間輪班來的話,應該也不是特别久。
想到這些顧青青便回答道:“要不,後天?”
今日一個下午,加上明日整天,十把柴刀怎麼都能順利完成。
但王東聽了這個回答卻不是很滿意,隻見他輕輕皺眉:“嗯,能不能再快一些,明日交貨行嗎?”
吳父心裡也覺得後天交貨時間剛剛好,聽到對方竟然提出明日,心下便不滿起來。
“小夥子,我們鐵匠也是活人,要吃飯喝水睡覺的,後天能交貨已經很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