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焚書為燼 > 第43章 記恨

第43章 記恨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赢昭心知肚明離燼的算計。他目前的主要目标是消化北疆五城,穩固根基,暫時無力也無必要立刻吞并整個陷入混亂、背後有離國支持的郢國。他需要時間。

“好!看在離太子面上,本王可稍作讓步。”赢昭聲音依舊冰冷,“賠款總額不變,首期可減為兩成,剩餘分十五年付清,年息五分。監國使不幹涉郢國日常政務,但有權查閱涉及兩國關系及重大軍事的文書,并監督賠款交付及‘叛匪’清剿事宜!”他強調了“叛匪”二字,目光掃過離燼和謝長明。

這是赢昭的底線。賠款必須拿到,對郢國的控制必須确立,離國伸進來的爪子必須斬斷。

郢國代表在離燼隐晦的示意下,最終面如死灰地在用郢國國運書寫的屈辱盟約上,顫抖着蓋下了國玺。代表着北疆五城的地圖被呈上,交到了赢昭手中。

離燼心中暗恨赢昭的強硬,但也達到了部分目的——暫時保住了郢國這個緩沖帶,延緩了秦國直接兵臨離國邊境的步伐。作為“調停有功”,秦國象征性地允諾在邊境貿易上給予離國一些便利,并默許了離國對之前暗中支持郢國行為的“既往不咎”。謝長明父女作為“投奔”離國的“賢才”,其地位也在此次談判中被離燼正式确認。

随着《望歸之盟》的簽訂,持續數年的北疆戰火暫時平息。以鐵壁關陷落、陸家滅門、程懷瑾殉國、燕國背叛、郢國割地為标志性事件,七國的力量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坐擁富庶的南方大地,兵精糧足。楚王熊槐在鬼谷弟子蘇厲的輔佐下,正雄心勃勃地試圖從母後芈太後手中奪取更多實權,推行改革。鄭袖在後宮的地位日益穩固,野心初露。楚國密切關注着北方亂局,視秦國為未來最大對手,正積極拉攏離國、挑撥吳越關系,積蓄力量。

吞并北疆五城(鐵壁關、朔風城、落雁堡、雲中塞、蒼梧郡),疆域和實力大幅提升。赢昭攜赫赫戰功和開疆拓土之威,聲望達到頂峰,成為秦國最耀眼的皇子。然而,朝中軍機臣一派的忌憚與攻讦日益加劇,老皇帝赢稷的猜忌更深。赢昭面臨的外部壓力暫時緩解,但内部權力鬥争進入白熱化。他急需整合北疆,消化勝利果實,同時應對鹹陽的暗箭。

顔清徽作為其倚重的史官和謀士,身份更加敏感。陸昭成為赢昭手中鋒利的刀,但其内心的仇恨和對顔清徽的保護欲,也埋藏着隐患。

失去北疆屏障和五座富庶城池,背負巨額賠款,淪為秦國附庸。國公威望掃地,國内矛盾重重,民生凋敝。離國成為其實際上的保護者和操控者。郢國名存實亡,成為秦、離、楚三大勢力博弈的棋盤和緩沖帶。

成功阻止了秦國立刻鲸吞郢國,保住了戰略緩沖。通過支持郢國殘部和收留謝長明,深度介入郢國内政,影響力大增。離太子離燼展現出高超的政治手腕。離國成為連接南北、影響東西吳越的重要力量,其外交傾向将極大影響未來格局。

位于東南沿海,互相之間曆史恩怨深重,常年為争奪地盤和資源發生摩擦。兩國對北方秦楚争霸暫時保持觀望态度,但内部暗流湧動,都試圖尋找強大的外援來壓制對方。是未來格局中重要的變數。

在夾縫中艱難求生,或依附于強國,或試圖保持中立,但随時可能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戰亂與格局劇變,産生了大量的流民和失去根基的舊貴族:

流民主要來自戰火蹂躏的北疆和郢國腹地。他們拖家帶口,背井離鄉,湧入相對安穩的秦國新占區、離國或楚國邊境,尋求活路,給當地帶來了安置壓力和社會問題,也成為潛在的動蕩因素。

郢國、滅亡後(雖未滅國,但主力盡喪,名存實亡),其遺老遺少失去封地和特權。一部分投靠他國,尋求東山再起;一部分攜帶财富和家眷,隐姓埋名;還有一部分則試圖在秦國或其他國家謀求新的官職和地位,帶來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政治理念,也帶來了新的矛盾。

表面的和平之下,暗流洶湧:

如同毒蛇般潛伏在暗處,對赢昭的恨意已入骨髓。他正在秘密地點重整殘部,并傾盡所有資源,培養訓練着一批針對赢昭及其核心人物,冷酷刺客。複仇的陰影,正悄然逼近。

赢昭的赫赫戰功如同烈火烹油。大皇子赢輝和三皇子餘黨絕不會坐視其坐大,新一輪的陰謀已在鹹陽宮闱深處醞釀。老皇帝赢稷的身體狀況,牽動着所有皇子的神經。

望歸城的一紙盟約,暫時劃定了疆界,卻遠未帶來真正的和平。七國并立的格局下,新的風暴正在無聲地積聚力量。

赢昭站在望歸城的城樓上,眺望着南方郢都的方向和西方鹹陽的所在,手中緊握着那份浸透着郢國屈辱的割地盟約,鎏金重瞳中,閃爍着更加深沉難測的光芒。前路,依舊是荊棘密布。而顔清徽在他身後,默默記錄着這一切,筆尖沉重,心中充滿了對故國命運的悲涼和對未來的深深憂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