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焚書為燼 > 第44章 恩師

第44章 恩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北疆五城雖已納入秦土,但赢昭深知,征服土地易,收服人心難。這片飽經戰火蹂躏的土地上,充斥着流離失所的百姓、驚魂未定的降卒、對秦人充滿戒心的郢國遺民,以及潛伏的離國細作和郢國殘兵。

如何将這片充滿傷痛和隐患的土地真正轉化為秦國的穩固根基,成為擺在赢昭面前最緊迫的難題。

“殿下,欲定北疆,非止于兵戈。需得大才,行仁政,安民心。”玄微先生放下手中北疆輿圖,目光深邃。

這位被赢昭倚重的智者,提出了關鍵建議:“臣聞北疆雲夢澤深處,隐居一位高人,道号‘玄微’。此人學究天人,尤擅經世濟民之道,乃故友裴衍之師。若能得他出山相助,北疆可定。”

“裴衍之師?”赢昭鎏金重瞳微亮。裴衍之名他有所耳聞,乃前朝名士,其治國理念曾名動一時,可惜英年早逝。“顔清徽,你師承裴衍先生,可知這位玄微先生?”

一旁正在整理文書的顔清徽聞言,身體微不可察地一僵,眼中閃過一絲深切的緬懷和敬意。他放下筆,恭敬道:“回殿下,裴師确曾多次提及恩師玄微先生,言其學識如海,品性高潔,乃當世隐逸之大賢。然先生隐于雲夢深處,蹤迹缥缈,性情孤高,恐非輕易可請。”

“縱是龍潭虎穴,亦要走一遭!”赢昭決心已定。北疆的穩定關乎他未來的根基,他需要玄微這樣的定海神針。

數日後,赢昭僅帶顔清徽、陸昭及少數精銳護衛,輕車簡從,深入雲霧缭繞、瘴氣彌漫的雲夢澤。

曆經數日跋涉,避開毒蟲猛獸,終于在一處清幽的山谷深處,尋得幾間依山而建的簡陋茅舍。竹籬小院,青苔石階,幾畦菜地,一泓清泉,與世隔絕,恍若仙境。

院中,一位須發皆白、身着粗布葛衣的老者,正悠然自得地煮着山泉茶。他面容清癯,眼神卻澄澈明亮,仿佛能洞穿人心。正是玄微先生。

赢昭整肅衣冠,親自上前,深深一揖:“晚輩秦國赢昭,久仰玄微先生大名,冒昧前來拜見。北疆新定,百廢待興,百姓流離,人心惶惶。昭不才,懇請先生出山,指點迷津,救北疆萬民于水火!”姿态放得極低,誠意十足。

玄微先生眼皮都未擡一下,自顧自地斟了一杯清茶,氤氲的熱氣模糊了他臉上的表情。“二殿下威震北疆,攻城拔寨如探囊取物,何須老朽這山野村夫指點?”聲音平淡,聽不出喜怒。

赢昭并未氣餒,繼續道:“攻城易,守城難,守民心更難。北疆之亂,非止刀兵,更在人心離散。晚輩深知才疏學淺,特來求教安民定邦之策,望先生不吝賜教。”

玄微這才擡眼,目光如電,掃過赢昭,最終落在他身後氣質清冷的顔清徽身上,停留了片刻。他放下茶盞,緩緩開口:“既如此,老朽有一問,殿下若能答之,再談其他不遲。”

“先生請講!”赢昭精神一振。

“北疆五城,新附之土。”玄微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在山谷中回蕩,“其民飽受戰亂之苦,家園焚毀,親人離散。其心懼秦兵如虎狼,恨郢公如仇雠,茫然不知所歸。

敢問殿下,如何能讓這五城飽經創傷的百姓,**真心實意**地歸附秦國,視秦國為父母之邦,而非畏之如虎,或伺機而叛?莫言刀兵威吓,老朽要聽的是‘歸心’之策。”問題尖銳無比,直指赢昭統治北疆的核心困境。

赢昭眉頭緊鎖,陷入沉思。他想到的是嚴刑峻法、屯田戍邊、移民實邊等策略,但似乎都難以觸及“歸心”二字。就在他沉吟之際,一個清朗而略顯虛弱的聲音響起:

“先生此問,切中肯綮。晚輩顔清徽,鬥膽獻拙見。”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顔清徽身上。赢昭眼中閃過一絲意外和期待。玄微則微微颔首,示意他說下去。

顔清徽深吸一口氣,腰間的舊傷還在隐隐作痛,但他的眼神卻異常明亮清澈,帶着對這片土地和人民的深刻理解:

“欲收北疆民心,需三策并舉:示之以誠,予之以利,懾之以威。三者缺一不可,而‘誠’字當先!”

他語速平穩,條理清晰:

1.示之以誠:“北疆之亂,根源在郢國公倒行逆施,屠戮忠良,緻使軍民離心離德。秦軍入關,雖為征伐,然破燕軍之背信,亦可視作替天行道。殿下當以此為契機,**大張旗鼓公布郢國公屠戮陸氏滿門、殘害忠良程懷瑾之罪狀!

将陸帥之忠勇、程将軍之壯烈、百姓之苦楚,詳述于檄文告示,張貼各城!此舉非為宣揚秦之功,乃為揭露郢國公之暴,**與北疆百姓同仇敵忾!**讓百姓明白,秦非入侵者,實為誅暴救民者!同時,殿下可親自祭奠陸帥與程将軍英靈,撫恤其遺屬舊部。此乃示誠于天下,昭雪于冤魂!”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