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命俦 > 第51章 第 51 章

第51章 第 5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朱翊鈞這才笑了,衆人見皇帝笑了,便一齊湊趣,氣氛回轉過來。

“果真好伶俐的奴婢,不如以後到朕身邊來聽用吧,就是不知你願不願意?”

王安忙不疊地行禮道:“奴婢雖菲才德薄,既蒙聖恩,自當竭力效忠。”說完狠狠磕頭不止。

朱翊鈞叫起,此人馮保手下的得力幹将,能力該是不錯的,“孫應鳌是哪年的進士?”

王安早有準備,自從他被擢選出後便暗暗留心,隻等這一個機會,如今終于在皇帝面前出了頭,他必要踴躍奮身一跳。

這一陣子皇帝正在熟悉朝廷官員和規章制度,凡是遞到皇帝處的名字,他總要問一下履曆。王安為了不出岔子,提前将人物履曆過了一遍,這時回答起來遊刃有餘:“孫應鳌是嘉靖三十二年癸醜科進士,選庶吉士,改戶科給事中,出京為江西按察司佥事。曆官陝西提學副使、四川右參政、佥都禦史。現任鄖陽巡撫。”

朱翊鈞仔細想了一下,反倒愈加奇怪:“嘉靖三十二年進士,與張先生既不是同科同年,亦不是同鄉,張先生也不是他的座師、房師,他們如何認識的?張家門第可不是誰都能登的,不是相熟之人,先生不會留飯的。”

王安暗暗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水,暗自慶幸自己功課做得足,否則照皇帝這個問法,遲早得露餡,“嘉靖三十二年主考并非張首輔,張首輔是同考官。另有,孫應鳌的叔叔孫裒是嘉靖二十六年進士,與首輔同科,當年叔侄兩人一同參加會試,隻是叔叔考上了,侄子落榜了。”

“那就不奇怪了。”朱翊鈞這才恍然,這些官員履曆錯綜複雜,同科、同年、同鄉、同館、房師、座師、館師、親戚、同僚,要理順這千頭萬緒都要耗費不少精神。

朱翊鈞含笑問侍立旁邊的張宏,“張大珰,近來朕看奏疏,戚總兵調了六千浙兵北上,是有這事兒吧?”

張宏道:“皇上睿哲天成,正是如此。張先生調戚帥北上任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主要負責此三鎮的練兵,戚帥深覺薊州兵士萎靡,申請調三千浙兵北上。”

這一陣子張宏頂替了馮保伺候皇帝,馮保多時不曾在皇帝面前露臉了,雖然掌印的位置沒變,他還是隐約感到巨大的威脅,唯恐失卻聖心,這才又推出一個王安。

這點兒幽微的心意,小皇帝和太後沒有察覺出來,倒是張宏撩了撩眼皮,心知肚明地退卻一射之地,皇帝不問不說,皇帝有問必答,謹守中官的本分。

小皇帝這時更加好奇了,“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是個什麼官銜?我們都稱呼戚帥為戚總兵,按照官銜稱呼豈不是應該叫戚總理?”

這話就問道症結上了,張宏一陣尴尬,解釋道:“薊州總理是比總兵要大一級的官階。薊州、昌平、保定原有總兵,戚帥拟領‘總理薊州、昌平、保定軍務’的官銜,以與其他各鎮‘總兵’相區别。無奈總理之職在本朝無前例,衆臣議論紛紛,諸将視其為贅疣,戚帥不得展布。兵部礙于前例與風紀,将戚帥總理職位撤去,将原薊州總兵郭琥調走,戚帥左遷薊州總兵。”

朱翊鈞恍然大悟道:“難怪總聽别人稱呼戚帥為戚總兵,原來如此。可是從總理三鎮軍務到隻訓練薊州一鎮的總兵,這不是貶官了麼?張先生答應了?”

小皇帝的話簡直一針見血,對張居正的了解直白得令衆人都有些招架不住。

張宏輕咳一聲,老實地禀道:“内閣又将戚帥總兵職位擢升為總理。”至于是内閣哪位大人物的手筆,這時便不言自明了。

小皇帝滿臉果然如此、這才張先生風格,喃喃自語道:“這看似回到了原點,實則薊州總兵被調走,戚帥不但擁有了三鎮總理之名,還有了總兵之實。不愧是張先生啊,夏言和曾銑泉下有知,真是死不瞑目!”

這話說得,衆人面面厮觑,都不知怎麼答言了。

“沒人彈劾麼?這可不似科道作風。”小皇帝好奇問道。

“怎麼沒有?戚帥領兵薊州幾年未逢外敵,大臣們連章彈劾。張先生隻得向衆人解釋道‘薊鎮非邊鎮,與他鎮不同。故在他鎮,以戰為守,而薊鎮,以守為守。他鎮以殺敵為功,薊鎮以敵不入為功。’”

這話說得過于體面,小皇帝不由在心裡做個中譯中,張太嶽的意思是:你們這群蠢貨,是鲞魚落地——螞蟻兒都要鑽他,薊州有戚帥坐鎮,真當敵人都像你們一樣愚蠢,看不清形勢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