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林評成了思莊的兄長,思莊在全村即将斷糧的情況下,一改往日跟着村民随大流糊弄的一日兩餐,開始認真煮一日三餐。
為此,林評特意精挑細選,給她投遞了一本非常實用的電子菜譜,以及所需的相關食材和調味品,并兩口鐵鍋和一把鍋鏟。
思莊全都用上了!
要知道她一個仿真機器人,是用能量維持生存的,壓根用不着吃飯,往日不過是做做樣子,方便她融入村子生活而已。
按照标準的食譜做菜,不說多好吃,絕對不會難吃,香味傳到隔壁,當真饞哭小孩。
一天三頓不重樣下來,第二天到了飯點,全村小孩兒都蹲在她家籬笆牆外咽口水,嗦手指頭解饞。
場面一度非常像植物大戰僵屍中的某一幕。
思莊全做不知,一早便多做了許多,一人喂他們一口油汪汪的小蔥炒雞蛋,晌午一人送他們半塊巴掌大的雞絲蔥油餅,傍晚特意包了皮薄餡兒大的馄饨,一人來一個,孩子們晚上做夢都在砸吧嘴流口水。
第三天,都不等思莊做飯,孩子們便早早守在她家門口,眨巴着亮晶晶的眼睛,從香味飄出廚房便開始流口水。
思莊還是一天三頓讓孩子們嘗鮮,每頓不重樣,吃的孩子們眼神放光。
才三天時間,思莊就發現有那年齡大,長的高的,想多吃多占,從年齡小的孩子手裡搶吃食,雙方打的頭破血流。
針對這種,思莊不管誰對誰錯,下一頓雙方都沒得吃。
還有那心眼兒多,前頭她分發的時候排了一遍隊,轉頭又悄摸摸溜去隊伍末尾再排隊的。這還算講理的,有那不講理的,直接插隊,更小的孩子們敢怒不敢言。
一開始思莊也沒言語,到了第二頓,她隻告訴孩子們:
“每人隻能拿一份兒,你們一共十三個人,我也隻準備了十三份兒,我會從頭開始分發,發完為止,誰多拿了誰少拿了,我并不在意。
畢竟我又不是你們爹娘兄姐,不在意你們誰欺負誰,我白給你們吃,還讓你們把我當傻子哄,哪有這種好事呢?”
其實小孩子是最會看人眼色的,瞬間便感覺到了思莊的不開心。
當天傍晚,便不知用甚麼法子選出了領頭人,由領頭人負責維持秩序。還在晚飯前,有孩子幫思莊将院子打掃幹淨,撒上清水,有孩子搬來了一捆從山上撿回來的柴火。
到了第四日,馬服君夫人親自帶着兒子趙括,還請了醫師随行,特意上門探望思莊。
五輛牛車連帶主仆,裝的滿滿當當,瞧着就是大戶人家出行,和門客帶着下仆上門的氣派完全不同。
村民不再敢圍觀,連急着出門的孩子也一并被拘在家中不叫出門,免得惹了貴人厭煩,憑白遭禍。
思莊與馬服君夫人他們都很熟了,一番見禮後各自落座,馬服君夫人握着她冰涼的小手,催醫師先為她診脈:
“原也是我欠你的,千萬别客氣,我叫醫師每月來為你診兩次脈,你也别怕麻煩,在家需得好好吃藥才行!”
思莊還是小小的堅持了一下:
“這病與您無關。”
馬服君夫人隻是握緊了她的小手,眼神裡露出不贊同。
在醫師為她診完脈,給出一如既往“内傷未愈,需靜養,我重新改個方子試試看”的診斷後,思莊主動道:
“前些日子我兄長送了一冊食譜來,還有些他遊曆在外所得的佐料與食材,我嘗試過後竟覺十分美味。此前多仰賴夫人與公子照料,不若今兒便由我親自下廚,叫您嘗嘗鮮,聊表心意!”
衆人再次聽見她口中不存在的兄長,也隻當陪她做戲,哄她開心,不曾拆穿。
馬服君夫人還憐愛的摸摸她枯黃的發包,配合道:
“我也不好拂了你的心意,這樣罷,叫趙括帶兩個下仆給你打打下手可好?”
馬服君夫人又不是不知禮的野蠻人,他們這般出身,哪有上人家做客,還叫主人親自下廚的道理?
那不成了惡客!
不過讓她兒子和思莊一道兒下廚,便是彩衣娛親的意思,倒也不算折辱人。
趙括不等思莊回答,便點了兩個幹活兒利索的下仆往廚房走,還回頭催思莊:
“做扁食罷,臘八時你叫人送家裡的扁食味兒真好,我叫家中庖廚又做了幾次,都沒那個正宗,總是缺點意思!”
那扁食,如今回味起來趙括還想偷偷咽口水。
皮薄餡大,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五滋六味俱全,香、松、軟、肥、濃、酸、甜、苦、辣、鹹、鮮,完美融合。*
思莊慢吞吞跟過去,順道兒就給安排好了:
“我和面,來一個切菜,再去一個燒火,你在邊兒上瞧着别搗亂就行。”
趙括可沒有被嫌棄的自覺,他認為這是思莊體貼他的行為,畢竟他這種貴族出身的公子,自來也沒有下廚的習慣。還納悶兒呢:
“切甚麼菜?不是應該剁餡兒嗎?”
思莊這才告訴他真相:
“不做扁食,今兒吃饸饹面!”
趙括先是失望,随即又雙眼一亮,撫掌而笑:
“饸饹面好啊,多做點碼子,我喜紅燒的,我阿母喜酸湯的,旁人調的湯總不如你家的鮮美,也是奇了怪了!”
思莊今日格外好說話,挽起袖子,邊和面邊應:
“行,剩餘的紅燒碼子你都帶回家叫人給你阿父煮面吃,他老人家喜辣,我再添兩匙特制的油潑辣子,保準他老人家歡喜!”
趙括和思莊熟了,知道她這人有一說一,最做不來假客氣的事,于是從不在她面前搞謙虛那一套,當即便樂呵呵應了:
“回頭叫我阿父專門謝你!”
飯菜還沒出鍋,趙括聞着味兒便已經迫不及待了。
以往他作為貴族階級,食案上是絕對不會出現這些貧民飯碗裡才有的玩意兒的。但他去歲偶然在思莊這裡用了一回後,便愛上了饸饹面那種特殊的口感。
荞麥高粱去殼兒,磨成粉制成面條,加上思莊的獨家秘方調味,滑溜又爽口。甚至為此給出了極高評價:
“吾願與八珍宴相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