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漂亮後爹 > 第3章 釣系

第3章 釣系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趙括所謂的“八珍”,是從周天子時期傳下來的,《周禮·天官》中有“珍用八物”、“八珍之齊”的說法。

《禮記》中記載,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搗珍、漬珍、熬珍和肝膋八種食物,是為八珍。

也有牛、羊、麋、鹿、馬、豕、狗、狼乃八珍的說法。*

不管哪種,都是以肉食打底,乃時下貴族餐桌上的美味,隻有在祭祀聚會等重大場合才能用到。

可見趙括對思莊廚藝的推崇。

他把這些絮絮叨叨說給思莊聽,思莊認為他純屬得不到的在騷動,她敢用她和林評的性命做保證,她思莊,廚藝平平。

以往不過是為了一己之私,稍微多耗費一點能量,給她攢了點調味品,滿足日常并不需要的口腹之欲罷了,沒成想最後便宜了趙括一家。

不過現在有了林評,這點能量也不用浪費了!

“肉食者對藿食者的新鮮勁兒罷了!”思莊如此評價。

所謂肉食者,便是趙括這等貴族子弟,日常多以肉食為主之人。

且這些人在選擇食材時很看臉,夜間會哞哞叫的牛,上下睫毛相交的豬,屁股上沒毛的狗,一律被認定為二等食材,不為貴族所喜。

而所謂的藿,是當下的大豆嫩葉,藿食者便是以大豆嫩葉為食的平民和奴隸。

盡管從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的飲食标準,但自周王朝以來,因着嚴厲的等級制度和生産力,以至于平民多以——

米少水多的“糜”,米稍微多一點的“粥”,在粥裡加了肉的“羹”為食。

若是連這些都吃不上,那就隻能煮點大豆葉子勉強糊弄肚子,做個藿食者了。

趙括對思莊給他的評價,認真做出反駁:

“偏見!在野之人對在朝之人的偏見!平民對貴族的偏見!以及女娘你對自身認知不清晰的偏見!”

你覺得你是藿食者,事實上,隻要你願意,随時都能跻身肉食者行列!

思莊不置可否,擺手趕人:

“去外頭玩兒罷。”

由此可見,在思莊這裡,趙括某種程度上也就和成日隻知玩樂的孩童一個等級,可惜趙括本人并沒有領會這層含義。

思莊還抽空用做了兩道涼拌菜,烙了一笸籮蔥油餅,隔着窗喊趙括:

“打發個人去村裡喊孩子們過來吃飯,記得叫他們帶上碗筷,今兒可以每人吃一碗!”

趙括輕輕皺眉,如今村子裡甚麼情況他一清二楚,村民這是欺負思莊年紀小不會持家呢?

馬服君夫人聞言也露出不悅,但隔着廚窗瞧見思莊面上并無不快,于是朝兒子輕輕搖頭:

“去罷,快去快回!”

趙括吸吸鼻子,聞着空氣中勾人的香氣,肚子不争氣的叫了一聲兒,決定此事回頭再議。

于是這天晌午,村中孩童們端着碗,在思莊家院子外吃到了一整碗饸饹面!

羊肉混着木耳丁,蘑菇丁,蘿蔔丁,山藥丁以及芫荽和蔥花作澆頭的紅燒饸饹面!

另外每人還能分到一整個巴掌大的蔥油餅,兩筷子涼拌菜!蔥油餅還冒着熱氣兒,涼拌的荠菜和藿菜嫩芽兒,蒜香混合着醋香,引人垂涎。

即便家中年景好的時候也不敢這麼造啊,何況如今!

年紀大些的孩子對此還有印象,能認出這是饸饹面。年紀小的,當真是人生第一回吃,恨不能将頭埋進碗裡,喝完湯不算,連碗底都要舔的幹幹淨淨!

兩年來第一回吃飽肚子,孩子們幸福的腦袋發暈,抱着空蕩蕩的飯碗不撒手,好似還能從中聞到那醉人的味道,暗暗發誓,晚上一定要抱着這個碗睡覺,定能做個不餓肚子的美夢!

趙家的下仆們遠遠瞧見,湊在一起小聲嘀咕:

“可憐見的,都不用洗碗了!”

事實上,别說村裡沒見識的孩子們如此,趙括的吃相也叫人不敢恭維,一碗饸饹面三大口下肚,小菜碟底的料汁,蘸着蔥油餅吃的幹幹淨淨。

也就馬服君夫人,自持長輩,勉強端得住,不過下筷子的速度到底是比往日快了幾分。

反倒是思莊,并不需要這些東西維持能量,估摸着有八分飽便停箸。

這點,就讓一直暗中觀察她的趙括母子,更加确定她絕非普通庶民出身。

要知道,如今日這般飯菜,連他們都吃的有些失态,往日帶回家中的吃食,家主馬服君也贊不絕口。偏思莊好似司空見慣,并未有任何驚豔和貪戀。

如此,待她更多幾分敬佩。

馬服君夫人離開前,還小聲問思莊:

“别因為面嫩張不開口拒絕,就被他們給欺負了,我出面去調節都可!實在不行你上我家住段日子,瞧瞧我為你布置的屋子,定然歡喜的!”

思莊還是那句話:

“我兄長近期便歸,家中事務自有他做主。”

馬服君夫人一頓,心說你還認真上了?她逗小孩子:

“那你兄長姓甚名誰?”

思莊回答的自然極了:

“姓林名評。”

哎,還真編的有模有樣!罷了,回頭讓管家私下裡走一趟,就當是給你那不存在的兄長出頭了!

如此五日下來,全村都知道孩子們在思莊這裡吃的有油水,有些長輩不僅不約束家中小孩,還會打發家裡十來歲的少年和小孩一起去思莊家守着。

有些長輩則面上過不去,即便孩子哭鬧,也将人拘在家裡不叫出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