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代表了人們潛意識裡願望的實現。”
——願望。
時枝繪凜神色古怪地回憶着支離破碎的夢,有一瞬間,她想将那些場景從腦海裡驅除。
夢中的她想親吻越前龍雅,這是她的願望,是她的欲望。
難道她喜歡越前龍雅?!
得出的結論如此輕松簡單。
時枝繪凜渾渾噩噩地洗漱,冷水潑在臉上,雙目無神地盯着鏡中的自己。
現在的她與理智不沾邊,一旦懈怠,也許會錯過觀察自己的最佳時機。
輕輕舒展身體,時枝繪凜播放純音樂,坐在靠椅上,放空地望向窗外天空。
音樂如溪水般流淌,安撫躁動的心神。
時枝繪凜隻放任了一會兒,便讓自己的細胞活躍了起來,她将她與越前龍雅相處的短短時段像放映電影般在腦海中回味。
最初相識,她被他吸引,是冥冥之中的注定。每向他靠近一點,他身上的迷霧越發濃厚,她感到刺激而興奮。
她本該提防他,但昨晚卻沒能拒絕他的擁抱,就連夢裡她也想親吻他。
她曾反駁越前龍雅,說她和那些迷戀他的女孩子們不一樣……
當真如此嗎?
放松的十指收攏握拳,思緒完全沉浸在自我的空間裡。
“想不到試圖掌控全局的獵人竟會先一步落入獵物的陷阱。”
良久,她搖頭輕歎。
這隻獵物不一般,它與風并行,速度之快讓人無法摸透行蹤。
她看着窗外成群的鴿子飛舞着,它們以湛藍的天空為舞台,以敏捷的身姿為利器,吸引地面上的路人們源源不斷的目光。
行動先于思考,她用相機捕捉到了在這個污染日趨嚴重的全球背景下難得一見的場景。
她忍不住翻看過往的照片,連續百張都是同一人——它們記錄了一位少年的成長。
最近的一張照片拍攝時間是十月初,少年面色蒼白,卻燦爛地笑着。尖尖的小虎牙給這張臉平添稚氣,病态中流露出微弱的生命力。細細探究,明媚的陽光也不能遮掩眼底的憂郁。
将枯的鸢尾。
安德魯——
時枝繪凜抿唇,深呼吸一口氣,掩去負面情緒,學着照片中的少年,扯出一絲笑容。
夢中的越前龍雅說想探索她的秘密,想必現實中的他也有這個想法,可她的秘密豈能輕易被别人知曉。
樂聲終止,時枝繪凜對自己的心理測評尚未結束。
“每一個夢都起源于欲望,但受到了意識的防禦和抵制。”
她将弗洛伊德的話語奉為絕對真理,借此來解決自己的疑惑。
起源已經了解,那防禦和抵制大概可以對照她從夢中驚醒的契機——安德魯。
那越前龍雅呢?她對他的感情究竟如何?
“迷戀式愛情。”
恍然大悟般,時枝繪凜薄唇輕啟,像缺乏人類情感的機器直下判決。
羅伯特·斯滕伯格曾提出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構成愛情的三種元素分别是親密、激情與承諾,由單純的激情構成的感情即“迷戀式愛情”。
她和越前龍雅才相識一兩天,所擦出的火花竟超出預期,但這隻是華而不實的,沒有理性的承諾相支撐,注定不會長久。至少在她看來,這種悸動在荷爾蒙旺盛的時期實屬正常,至于未來,她尚未認真考慮過。
較低級的愛情,與完美形态相差甚遠。
“真正的獵手會做好萬全的準備讓獵物自投羅網。”
斷然不會臨陣脫逃。
時枝繪凜點點唇瓣,為這次的測評蓋下終章。